人之關系,貴在心。
尤其是江湖中人,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是感受一個眼緣。
我看你入眼,那么你便是我的朋友。
我覺得你不入眼,那么我要砍你。
關于明教的另外一個當事仇人
黃裳雖說之前乃是書生,并不是江湖人,但在這段時間跟著岳緣等人混跡了一段時間后,結合自身的經歷,卻也有了一份江湖人的心態。正因為當初自己手無縛雞之力讓他真正的知道了自己的短處。
本是孤寂一人,獨自踏上復仇之路。黃裳也認為自己這般安靜孤單下去,但是卻沒有料到人在中途的時候會遇見一個趣味的人,讓他那顆已經被仇恨淹沒的心有了其他的跳動方式。
黃裳不知道那個救了自己的錦衣女人去了哪里,也不知道岳緣是去做什么去了。有猜測,卻是不愿意去想。
他的目標很大,卻也很小。
復仇而已。
一路北上東京,在短短的幾天的交流中,同行的諸葛小花已經瞧出了身邊這個結伴同行之人的心態。是一種詭異,邪異的嗜血狀態。很難想象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會有這樣的存在。
不難猜測,定是遇到了慘事。
作為初遇的同行人,諸葛小花倒是并沒有去問這個,畢竟外人的詢問無疑是在對方的傷口上再度撒鹽。
不過在幾天的時間里,兩人倒是知道了彼此的意向。
譬如說黃裳是準備參加科舉,走文試的路子。
而他諸葛小花則是準備走武舉的路子。
就拿他手上背后隨身而攜帶的那一桿銀槍,便是最好的例子。至少在黃裳的心中,面前的這位穿著白色長袍,黑色的邊子自領部一直鑲到腹部。態度沉穩,卻又隨意。
要知道本朝武舉可不比以前,現在的武舉可同樣是需要文試的。
文韜武略不說。至少兵法之類的一方面需要有足夠的體會,至少你也要能夠紙上談兵。
黃裳不知道這個同行的諸葛小花武功究竟有多厲害,但是在他的心中卻是有著一種羨慕。若是他的資質本身就足夠,卻哪里需要去參加科舉,以從道藏上尋得機會。
一路北上,同行的兩人見到的是大宋的繁華,卻也見到了凄苦的地方。
這不
在兩人的身邊,一行幾個乞丐拄著朱棒子敲敲打打的從道路的邊上走過去。與一般所見的乞丐不同,這些乞丐不僅沒有悲苦之色,反而是興致昂揚。只差沒有昂首挺胸的走過去了。
“”
黃裳瞧得目瞪口呆,雖說他經歷了追殺,但他最多的接觸也不過是明教教眾,在以往平常的時候以身為書生的那種矜持性子哪里會近距離接觸乞丐,而且還是這種與眾不同的乞丐。
即便是這段時間的經歷,已經算是讓黃裳算的上是一個半個江湖人。
可見到這個場景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側目愕然。
“丐幫”
“天下第一大幫”
反倒是諸葛小花沒有黃裳這般的意外,畢竟黃裳的出身不同,眼界卻也不同。比較起乞丐的不同。諸葛小花一眼便認出了這個在天下間號稱第一大幫的弟子。
“丐幫”
詫異的側著頭,看了一眼身邊的諸葛小花,黃裳不由的有些好笑,道“天下第一大幫諷刺”
不過緊接著在聽了諸葛小花對丐幫簡短的介紹后。卻也讓黃裳對丐幫不由的刮目相看。至少在他的腦海中,比明教實在是好過太多。一群乞丐都能有如此英雄氣概,這讓明教如何自處
結合原本的仇恨,這讓黃裳對明教越發的厭惡了。
經過了短短時間里的交往。諸葛小花倒也明白黃裳嘴中諷刺的含義。或許在江湖上不覺得如何,但若是站在另外一個高度上來看,這無疑太過諷刺。
是對朝堂上的那些高官。是對大宋官家最大的諷刺。
他想要參加武舉,本來就沒有將自己徹底的放在這個江湖,而是想超脫江湖,步入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