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有句話她并沒有說,那便是“你我有緣,卻從不是現在。”
收好玉佩。
起身。
在讓女道士為自己穿上道袍的時候,曉夢問道“他們怎么說”
“公子扶蘇想讓掌門今晚參加宴會”
女道士的話還未說完,便已經被曉夢打斷,說道“回絕。就說幾天后的論劍之試我自會到的。”說到這里。曉夢的目光停在了自己身上那已經結疤了的傷痕,嘴角一扯,呢喃了一句心真狠。
“比較起這個,我倒是想要看看儒家的人。看看他們是怎樣踏入這個有心人設計的陷阱。”
說完。道袍飛揚中,曉夢已經走了出去。
書卷。
這個時候的書要么是絲綢皮革,但一般情況下記載東西的更多的還是竹簡。
儒家小圣賢莊,自然是讀書的地方。
這里則是有著許多的藏書。
不同其他的百家,儒家向往的便是將自己的思想傳播出去,恨不得帝國上下所有人都知道儒家的思想。知道儒家能夠治世。自然而然,哪怕是小圣賢莊因為之前墨家巨子的事情讓公子扶蘇注意了上,但對他們來說這也是一個最大的機會。
這是一個接觸帝國真正高層的機會。
能夠影響帝國未來的一般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如今的秦皇嬴政,另外一個便是大家眼中的帝國未來繼承人公子扶蘇。
想要影響嬴政,儒家可不覺得他們有這個自信。
因為縱觀過往,嬴政可是一個重用法家與陰陽家的人,儒家的人不覺得他們能夠摻雜進去。至于李斯那更不用說了,雖然對方也在荀子這里讀過書,可對方實則是法家。再說只怕儒家是一摻雜進去,儒家便會成為這兩家的針對對象。
至于教書
沒有官方的支持,那又能如何
哪怕是在桑海城的小圣賢莊可都是受到了影響。
道不同,不相為謀。
這話可不是說笑的,百家之間為了爭奪話語權,可謂是你死我活。
面對陰陽家與法家,儒家自是不敵,需要小心翼翼的發展,一個不好便是覆滅的下場。
這也是為什么伏念在得知荊天明和項少羽一個是墨家巨子一個是楚國項氏一族的人后,會憤怒的想要革除顏路與張良的緣故。因為在伏念看來,他們的這一舉動差點讓他的心血就此廢棄。
也幸好公子扶蘇不負之前他們了解中的形象,倒是讓伏念將這個視為了另外一個時機。
影響不了高層,那么便影響帝國的未來繼承人。
這是眼下儒家的決策。
而其中最大的問題,讓三位當家擔心的便是秦皇嬴政的長生之夢。
是真
是假
這幾年來,儒家雖說得到了別人的故意提醒,可是他們仍然無法確定這是否真假。至于曾經的白日飛升之說,他們更多的也沒有特別在意。
可不管如何,這一點卻不能不在意。
他們要用自己的武器和辦法來解決這個事情,哪怕是行走在懸崖上。
小圣賢莊。
一處無人的角落。
笑三笑一個人孑然而立,目光打量著這做還算安靜的儒家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