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心里這么說著。
溫潤俊俏的容貌緩緩勾出一抹笑意,讓佯裝成僧人的菩薩也覺得心中歡喜。
凡人變故良多并不可控,然金蟬子傳世十世,依舊虔誠禮佛,果真是西行取經一事的不二之選。
原先的要價數千兩全部作廢,菩薩化身的僧人雙手合十行了一個佛禮,剎那間便騰云駕霧出了宮殿到了蒼穹之上。
弟子惠岸使者木叉手持棍棒候在菩薩身后。
唐王驚訝,但玄奘卻十分平靜,只有一種終于來了的感嘆。
菩薩現世,高興地唐王虔誠禮拜,眾人紛紛下跪拜倒,聽著菩薩說道“只可惜,你們這些法師只能夠講小乘佛法,若能夠講解大乘佛法,便能夠度亡者歸天了。”
觀音菩薩說的正是唐王李世民經歷了地府那事之后最擔憂的癢處,連忙朝著菩薩大喊
“菩薩請憐我眾生指點迷津,這能夠度亡者歸天的大乘佛法要如何才能夠習得”
“大乘佛法為我佛如來所編撰出的佛法,便要解眾生苦厄。”觀音菩薩手中持著玉瓶,瓶中楊柳生機勃勃。
“而我佛如來在西牛賀洲西天靈山大雷音寺之處,若想要取得真經,要有有識之士,有膽之士才能夠取回真經,否則都是妄談。”
玄奘的直覺并沒有錯,菩薩在蒼穹之上,對著地上的唐王與蕓蕓百姓,卻偏偏在說道“有識之士”之時朝著自己看來。
仿佛這個傳聞之中能夠取得真經之人除了他并未有第二人之選。
說罷,觀音菩薩帶著弟子駕云離開,剎那間長安祥云籠罩,烈日熔金,百姓們激動地紛紛叩拜。
唐王有些為難,但還是召集長安所有僧侶,問道“眼下可有有識之士,有膽之士愿為我大唐去往西天取經之人”
臺下紛紛靜謐,做和尚是一回事,崇尚佛法又是一回事,能不能去往西天未知之地還能夠回來又是另外一回事。
是人都怕死,都想保留著眼前的富貴。
所以西天再好,大乘佛法再好,可沒有人愿意舍了眼前的富貴安穩去往那西天未知之地。
金蟬子在心中緩緩嘆一口氣,骨節分明的手指轉動著手上的佛珠,行一后起身對著唐王說道“啟稟陛下,貧僧愿往。”
“當真”唐王大喜過望。
對他來說,陳玄奘是最符合觀音菩薩所說的人選,否則他也不會從天下諸多僧侶之中單單對陳玄奘青睞有加。
“當真。”
玄奘如玉的面容勾勒著溫和的笑意,唐王只聽他說“愿帶大乘佛法歸我東土,造福我東土大唐百姓。”
他心中沉甸甸的,好像有一塊一直壓制在他頭頂上的石頭總算落下。
冥冥之中早就注定的事,他逃不過,便親自來鑄成。
“我愿發下宏愿一路必定到西天靈山,若到西天靈山不取回大乘佛法,我愿永不回長安,死后永墜十八層地獄,永不超度。”
一字一句,他發下宏愿,說的越來越狠,好似對自己有仇一般。
但玄奘卻越發覺得自己身形輕巧起來,從前覆蓋在他身上的陰霾隨著他的宏愿一同消失不見。
“好好好,真不愧為朕玄奘法師,真不愧為天下出家人之表率。”唐王大喜過望,地府一行之后一直惦記的事總算有人能夠來完成了。
“朕愿意與法師結為異姓兄弟,封法師為御弟。”
玄奘輕笑著應了,這般榮辱不驚之勢讓唐王更加欣賞。
帶著銀紋的袈裟隨著微風掀起微瀾,他如同一朵純凈的云降臨在大唐長安。
蒼穹之上,隱身的觀音菩薩與木叉看著下方的熱鬧,木叉十分贊嘆的說道“金蟬子真厲害,這般榮辱不驚,果真對佛法十分虔誠,便連轉世了都不能夠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