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星,正在趕路的隊伍中。
“天上的白霧怎么還沒散”杯面看了眼上方的白霧,嘀咕道“我們是不是快一個多月沒見過異星的太陽了”
眼鏡客觀評價道“異星好幾個太陽呢,你說的是哪個再說了,異星植被覆蓋度那么高,看不見太陽才是正常情況。”
鍋蓋眉飛色舞“專家們不是說,這可能是異星的季節性氣象變化嗎例如一年中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半年是無霧期,半年是有霧期就像地球有春夏秋冬一樣。”
張之道從后頭探出腦袋“原來之前天上沒霧我一進來天上就白茫茫的,我還以為異星大氣層就長這樣呢。”
大強扭頭訓他“你別亂動,反復強調過的事你又給忘了這里可不是基地,出了問題分分鐘能送你回復活點。”
張之道縮回隊列里,但過分開朗的聲音仍飄了過來“沒事,遇到怪,我也能幫忙。我的靈性技能是強化皮膚,防御特別高,可以拉怪。”
正在前行的隊伍由十來支小隊組成,護送有一定自保能力的特殊人才前往臨時基地,配合靈性相關的實驗。
臨時基地是當前最為深入叢林的探索區域,這意味著它跟號基地相隔甚遠,如同孤島一般懸在叢林深處。
所幸第二波入侵者給他們留下了豐富饋贈。
靈性材料的大豐收以及陸續有老玩家觸發靈性天賦這兩點,以驚人的速度推進生物科技的發展,再加上入侵者大規模、大范圍、高頻率的炮火洗地帶來的連鎖反應,以探索艦所在區域為圓心形成了數千米的安全區,極大的便利了臨時基地的各項行動,讓臨時基地迅速發展了起來。
尤其是在靈性研究這一領域他們既不缺靈性材料,研究對象觸發靈性技能的專業人士也比比皆是,再加上能感知到靈性的萬專家,各方面的配置都拉滿了,想不出成果也難。
而其他基地壓根沒這個條件。
最后領導拍了板,讓逐漸適應異星的特殊人才去該去的地方發揮作用。
不止有去臨時基地發光發熱的,也有去號基地配合研究的,還有留在一號基地繼續深造的。
隊伍綿延前行,時不時因為動植物的突襲而出現一些小騷動,又迅速平息。
鍋蓋看著好似沒有盡頭的森林,深切感受到了發展科技的重要性“獸形探索車什么時候能普及”
張之道好奇的問道“報告里說獸形探索車跟坦克似的,能在叢林里橫沖直撞,是真的嗎”
鍋蓋來勁了“比坦克牛逼多了。而且它是移動住所,能載人,自帶實驗室和倉庫,房車跟它壓根沒得比。你想想,一個防御力和攻擊性拉滿的移動住所,探索起叢林來能幫多大忙哪還用現在這樣,靠人數死去活來的平推探索進度”
張之道生出了期待“這個車普及之后,探索進度豈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往上漲”
杯面“別聽他瞎說,獸形探索車好用是好用,問題是造價也高,有些高階材料還沒有庫存。壓根沒法大規模普及。”
眼鏡很客觀“這是生物科技最大的弊端,太過依賴靈性材料,限制了它普及的可能。”
鍋蓋來了精神“別把話說的那么死。異星的生物科技才剛起步,還有改進的空間。不是說靈性裝備是靠靈塵搞出來的嗎那生物科技也可以用靈塵啊,反正靈塵是可再生的資源。”
張之道對靈塵有所耳聞主要是會上看多了專家們因為靈塵分配不均而拍桌子的畫面。
“我記得,靈塵一直在臨時基地的專家手里,其他基地的專家一點都沒分到。”
杯面客觀的解釋道“臨時基地跟其他基地距離太遠,運送風險太大,如果半道上因為意外掉落的話,就太浪費了。所以想研究靈塵的專家主動前往了臨時基地,也就是一早就出發的那支專家團。”
眼鏡嘀咕了一句“主要還是靈塵數量太少,雖然陸續有人感知到靈性,但靈性共鳴實驗還沒聽說有誰成功過。”
說起陸續有人感知到靈性的事,鍋蓋就有話要說了“陸續感知到靈性物質的全是之前那批二十四小時在線的作戰人員,一個例外的都沒有,明明有那么多人都跟領導申請了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