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彥將最新發現帶回地球后,專家們恍若找到了人生的又一春,恨不得將這個萌芽階段的特殊文明變成研究課題的一部分,像是干涉文明早期發展的幾種可能、文明早期發展進程推演與實例、論靈性物質對文明早期發展起到的重要影響之類的提案層出不窮。
所幸領導始終很冷靜,鎮壓了蠢蠢欲動的眾人,作出了靠譜的應對把新發現告訴星球意志,看星球意志對此有什么感想。
星球意志對此的反應很平淡,相比之下,他更羨慕游彥能在太空里四處亂逛。
基于星球意志的反應,領導在跟專家們溝通后,整理出了初步方案,讓游彥先謹慎觀察該文明,判斷是否要進一步的跟對方接觸。
收到應對方案的游彥雄赳赳氣昂昂的上線,然后陷入了深思。
他發現了一個問題,靈性探索儀好像不具有直接交流功能。
作為一個能讀取信息的探索工具,它對交流的定義是直接讀取信息,這是最便捷也最簡單的溝通方式。
但眼下這個特殊形式的早期文明,科技含量為零
除非游彥親臨現場嘗試其他方案,不然哪怕靈性探索儀可以近距離讀取該種族的內部交流信息,也沒法跨越科技限制跟對方進行溝通。
意識到這一點之后,游彥迅速將之前的方案變更成了純粹的觀察,發現不僅這個文明處于早期,就連這個種族都沒進化完善,很多行為都被本能主宰比如說重新規劃生態圈,維持食物鏈的平衡,將星球變成更適合他們生存播種的環境。
他們之間的交流主要依靠根系來傳遞情緒,還沒形成完整的語言體系。
他們依靠本能吸收靈性物質,然后按照特殊方式調動體內的靈性物質,形成循環,一遍遍沖擊著莖葉脈絡這就是他們進階的方式。
對靈性物質的吸收和使用的過程,是他們智慧萌芽、軀干進化、壽命延長的過程,能成功進階的個體會越來越聰明、越來越強大、擁有更漫長的壽命,而進階失敗的個體將會在短暫的生命結束后迎來死亡。
這設定合理的像是玄幻小說,要不是這些草沒有莫欺年少窮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概念,游彥還真有點后背一涼、氣運被奪的感覺。
初始的社會分工模式已經逐步誕生,這些草雖然沒進化到長腿在地上跑的地步,但根系的生長以及對自身根莖的控制,讓他們可以完成空間位置上的轉移。
不過大多數時候,他們都不會挪動位置,植物特性讓他們更喜歡安靜待著。所以初始的社會分工模式非常隨意,誰靠近放牧獸群的位置,就由誰去管理獸群,誰靠近植被種植的區域,就由誰去管理植被。
他們放牧獸群的方式更是將該種族對靈能的使用展現的淋漓盡致。
雖然是沒長腿的草,但這不妨礙他們在地面上躥起一截攥緊走錯路的獸群,甚至直接絞殺無法馴服的個體。
遍布了整個星球的群體性生物將個體的力量凝結成了集體的強大,星球的生態鏈都是以他們為基石塑造成型的。
觀察到對方是如何操縱其他生物后,游彥明白了為什么他們能在文明萌芽階段就規劃整個星球的生態圈了,這是由他們特殊的存在形式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