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艦隊沖著自己來了,尼恩聯合王國立馬做出了應對,一邊做好參戰的準備,一邊串聯其他文明,試圖組成戰爭同盟應對共同的敵人。
在組建戰爭同盟上,尼恩聯合王國有先天的優勢轟炸遺跡的不止它一家,十來個文明都下了場,誰也跑不了。
前線戰場上參與轟炸的所有隊伍全都覆滅的消息已經傳得沸沸揚揚,所有人都清楚一點尼恩聯合王國或許是對方黑名單上的第一個,但絕不會是最后一個。
這給了尼恩聯合王國游說其他文明的機會。
但兩個小時的談判時間實在太過短暫,其他文明更傾向于先看看第一場遭遇戰的情況再做出決定。
與此同時,游彥也在等著看第一場遭遇戰的走向。
這是他這段時間的報告主題,即關于異星太空戰爭的實際記錄以及不同文明間的科技差距在戰場上的直觀體現。
專家們對不同戰艦的功能以及戰場表現充滿了興趣,尤其是泰坦戰艦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這一點。
不過專家們對于太空戰爭的興奮并不是戰爭規模從敵對艦隊上升到敵對文明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在做出最終決定之前,大部分人都認為清除完敵方星艦就已經足夠了,沒必要繼續擴大敵對范圍。
這很符合c國一貫的保守姿態,而最終決定如此出人意料,跟星球意志有直接關系。
顯而易見,星球意志既不保守而且看熱鬧還不嫌事大,在劉永哲將來龍去脈告知星球意志并征詢他的意見之后,星球意志就差高呼“烏拉”然后帶頭發起沖鋒了。
劉永哲和專家耐心的勸了星球意志半天,深入剖析了以和為貴的重要性,被星球意志用又不需要我們親自下場反正是阿諾斯文明的遺產,不用白不用打疼了才好談賠償給說服了。
當然,這絕不是因為他們想白嫖一波賠償,純粹是尊重星球意志的意見。畢竟嚴格來說,阿諾斯文明遺產的繼承人是星球意志
在做出最終決定后,阿諾斯榮譽戰隊啟動,奔赴遠方的戰場開啟了下一波團戰。
趁著它還在路上,游彥用全息投影全方位觀察了一下這片星域目前的情況。
阿諾斯體系啟動后,給這里帶來了肉眼可見的變化。
空曠的太空熱鬧了起來,礦產星球上的運輸和開采基地逐一啟動,一艘艘運輸艦來來往往,交通樞紐規劃著航線,調度著每艘星艦的位置。
巨型建筑進入了工作狀態,尤其是兵工廠,后續的生產任務已經排滿了,目前正在生產靈能礦石終端,這是用來開采高階靈性資源以及高階礦石的必備工具。
之后等待生產的有科研艦和靈性探索儀,這兩者是用來推進太空探索任務進度的主力,所以生產的數量比較大。除此之外,排在生產任務最后面的還有工程艦和殖民艦。
在看到這一長列生產任務后,游彥陷入了沉思“我好像沒安排過這些生產任務。”
二號“這就是阿諾斯體系下的自動化模式,盡可能減少阿諾斯消耗在瑣事上的時間,讓他們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更重要的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