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談判小組的溝通進度需要時間門來推進,外交團跟文明代表很難在短短數日內達成一致。所以游彥最后還是被拉了壯丁,身兼收集情報和對靈性力量體系進行交流兩大重任,頻繁來往于訪客所在的聚集地。
游彥旁觀過外交小組的溝通現場,朝九晚五,每天準點開始,準點下班,不管談得怎么樣,時間門一到都得第二天再說突出的就是一個正式
游彥從他們身上吸取了教訓,將他跟外星友人的交流畫風定為了吃喝玩樂一條龍,工作不存在的燈光一打、歌聲一響,所有人都給我嗨起來
然而想象很美好,現實很殘酷。雖然舞臺準備好了,但懷揣著不同目的而來的靈能者壓根沒打算照劇本走。
對所有靈能者開放的第一次交流會演變成了一場全武行,不知道是誰先動的手,但應激反應就像會感染一般,游彥還沒反應過來,感覺現場不太安全的靈能者紛紛采取了自衛行動。
畢竟,在場都是靈能者,意味著所有人都很能打更形象一點的形容,這就像把無數支上膛的木倉放在狹小的封閉場所,隨時會引爆全場。
這讓他意識到了另一點,這個聚集地的秩序似乎沒有他想的那么好。
準確來說,在一大波靈能者被靈性潮汐吸引來之后,就注定聚集地的暴力行為會逐漸升級。
在此之前,游彥完全沒意識到聚集地本質上采取的是分類管理,潛藏著腥風血雨的另一面因為他之前一直跟機械生命待在一塊,遇到的所有智慧生物都友好、熱情且八卦,導致他對聚集地的認知非常淺薄和片面。
但實際上,作為強大的高階文明,機械生命的arty邀請并不是隨便什么智慧生物都能收到的。
直到游彥離開機械生命的星艦,見到其他靈能者,才接觸到了聚集地的另一面。
在充滿血腥味的大廳中,游彥親眼見到了靈能使用的不同方式語言溝通沒有親眼所見更有用,游彥對于靈性力量的使用和理解在靈能者的親自教學中以滾雪球的方式迅速成長。
在第一次會面結束后,游彥寫了一份詳細的報告,提出了兩個問題,一,我們是否要介入聚集地的管理,二、他后續跟靈能者的交流方式是否要換成更和平的方式。
在經過討論后,這兩個提議都被否決了。
首先,聚集地不屬于阿諾斯星域,它在智慧生物的磨合中形成了獨特的秩序,他們跑去橫插一手未必是好事。
其次,他們不是宇宙警察。聚集地是異世界星際秩序的一個縮影,他們沒自大到認為他們能改變星際秩序的地步。
至于為什么不更換他跟靈能者的交流方式的原因就更簡單了。
首先得考慮到阿諾斯在智慧生物心里的形象,至少不能跟軟弱、畏懼對抗聯系在一起。其次是靈界行走技能只能持續兩個小時,沒法更換成其他更耗時的交流方式。
所以,游彥跟靈能者的溝通模式就這么持續了下來,現場的混亂是不可避免的,游彥能做的就是盡快控制住現場,減少傷亡。
在這期間門,游彥一直在摸索怎么才能第一時間門控制住現場,他試過很多方式,最后從阿諾斯身上找到了靈感在繼承或塵封程序中經歷過的封閉式考場用在這里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