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則看熱鬧不嫌事大,甚至頗為好奇,這個金屋藏嬌又是個什么故事,怎么不展開講講啊,恐怕也跟始皇帝有關系吧。
青梅竹馬類型的女子呢,除了最有名的阿房以外,還有黎姜。跟阿房差不多的情節,總之就是作為趙國工匠的女兒,跟秦始皇相逢于他最落魄的時候,有了一段情緣,從此秦始皇情根深種。
后來黎姜成了趙國公主的侍女,跟隨公主來秦國參加選妃。秦始皇欲封黎姜而不得,只好退而求其次娶了趙國的公主,趙國公主拼死生下扶蘇,叮囑一定要讓黎姜養育扶蘇,從此黎姜便以扶蘇姨母的身份生活在秦宮,秦始皇多次欲封她為皇后,卻被她拒絕了,最后為了緩解父子二人之間的矛盾拔劍自刎。
怎么又是自刎
秦朝的眾人已經無法思考了。
也并不想弄明白后世之人到底對他們的七國時代有什么誤解。
之前不是還說他們極力反對,不愿趙國女成為皇后嗎為什么現在又覺得,趙國公主可以成為他們的王后了
難道說,皇后不行,但王后可以嗎
好奇怪的邏輯。
再說,雖然今上尚未統一天下之時,秦國便已是六國之首,其余國家只能聯合抗秦。
但趙國無論如何也不會落魄到派公主來供秦國挑選好嗎
再說一句,他們陛下成為秦王的時候才十三歲,回秦國的時候才九歲
九歲的孩子怎么可能對情愛之事如此通透
按照他們陛下的心意,倘若真有個如此可心的女子,只怕都不止于皇后,前頭估計還得加幾個美好寓意的字詞。
扶蘇表示,他阿娘真的不是趙國人,更不是趙國的公主
而且他也沒有一個貼身照顧他的姨母
妹妹這種東西,可以隨便就認進門的嗎
后來人們覺得,只是青梅竹馬,那實在有些不夠味道。畢竟青梅竹馬能衍生多少情節啊,說來說去都是那些老掉牙的情節,很難翻出花來,左右都是一些什么趙國相識啊,秦國再遇的故事,看累了。
秦始皇如此英才,手段又霸道狠厲,那不得整點強取豪奪,君奪臣妻的戲碼不得搞點有夫之婦才夠勁嘛寡婦文學寫起來要有性張力才行啊
扶蘇感受到自己面前父皇渾身微微的顫抖,扶也不敢扶了,他要不還是滾遠一點。
誰不知道,因為他祖母那些舊事,他父皇最討厭這些男男女女糾纏不清的故事了。
有夫之婦,他父皇恐怕很難不聯想到他祖母吧。
始皇帝是真的不明白,是前朝的故事不夠精彩嗎,是他開疆拓土的宏業不夠波瀾壯闊嗎,為什么后代人這么喜歡給他納妃子啊。
他沒有自刎而死的后妃。
他也不會碰有夫之婦,更不會碰寡婦
其中最有名的,還當屬把秦長城給哭斷了的孟姜女。我發誓,這個故事真的不是現代人動的手,是古代人的腦洞。
始皇帝驟然起身
把長城給哭斷了
到底是那個女子有神力還是他修長城的工匠不上心
那當然是他的長城最重要。
她今天敢把長城哭斷,明天就讓她自己把哭斷了的長城給補好,然后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