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逝去之后,秦王政愈發倚重李斯,李斯成為秦相。眾所周知,秦國的相國嘛,那就是妥妥的正宮地位啊,縱然秦王政心里猶自有著白月光,但湊活過唄,還能離了不成。
這話一出,非但秦朝的眾人目光驚疑。
后世之人為何要這么看待他大秦的相國
為何相國便是正宮
秦國的歷代先君這是第一次收到天幕,好容易從天幕釋放的信息中辨別出這所謂天下一統的秦始皇是他秦國的后人,還沒來得及反應,便被劈頭蓋臉罩了一堆后生的情愛故事。
雖則離譜,但卻也聽得津津有味。
什么沖冠一怒為紅顏,直接把人國給滅了,多長他秦國的臉面啊。
看來秦國后世之國力非比尋常。
甚慰他們之心。
至于后世子侄被流言攻陷之事,他們也只好作壁上觀啦。
但萬萬沒想到,戰火還會有蔓延到自己身上的一天。
秦孝公清了清喉嚨,對身側的商鞅干癟癟道“咳,看來我秦國之變法定然收到了不小的成效,多虧了商君。”
商鞅拱手道“蒙君上不棄。”
兩人也算是頗有默契,日久生情。三十余載相攜走來,是非功過皆糾纏不清,那傳綿百世的制度是他們的豐碑。他們的姓名將共同書寫在每一份史冊之上,便連那秦國的傳國玉璽上也留下了李斯親筆刻下的字跡。
不知道為什么,雖然每一句都是事實,但聽起來就是哪里不太對勁。
始皇帝敏銳地要素察覺。
分明他大秦二世而亡,何以有傳綿百世的制度
他們當然有過心有靈犀的時候。一統六國,書同文,車同軌,實行郡縣制,統一度量衡,樁樁件件無一不是力排眾議。
突然被一統的六國
六國那些反秦臣子拍案而起。
他們就說了吧,秦國虎狼之國,必有狼子野心。
而秦國的諸位先王更是心潮澎湃。
一統六國
所以才叫始皇么。
夠霸氣,不虧是大秦后代。
而尚且稚嫩,未曾親政的秦王政則面露掙扎。
其實在方才聽到李斯是個喜歡脫衣服自證的奇怪之人后,他都打算以后要離此人遠遠的。
好好的獻策就獻策,求官便求官,脫衣服作甚呢。
但如今聽到李斯有如此大才,又忍不住起了惜才之心。
要不,還是見見
畢竟可以一統六國啊。
他叮囑身旁的內侍道“此人速速與寡人請來,但要切記告知先生,面王萬望先生千萬勿要脫去衣衫。”
身旁內侍趕緊應聲稱諾。
他們當然也有過君臣互信的歲月。秦始皇給予李斯一個君王能夠給予的一切。授以高官,予以封爵,兒女悉數與秦皇室聯姻。而李斯也奉獻了一個臣子全部的智慧。
我相信秦始皇對李斯的信任是超越普通臣公的。
畢竟,作為修仙愛好者和工作狂魔的政哥,他非但將修陵的重任交付于李斯,并且三十多年來,拉著李斯身兼多職,日日加班。
俗話說的好,一位優秀社畜的喜愛你,那就讓你陪他一起加班。
始皇帝皺了皺眉,加班
那是何物
李斯卻早已折身,“臣謝陛下多年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