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完大司馬大將軍后,問題又出現了。
那就是,尷尬的事情總是一再發生,怎么又封無可封了呢。
都怪衛青太有能力了。
真是甜蜜的煩惱。
但問題不大,變成自家人就好了嘛。
于是,衛青便成為了漢武帝的新任姐夫。
可不要小看姐夫,其實比女婿重視多了,女兒嘛,是可以再生的,而姐姐呢,是變不出來的,畢竟先皇早已入土為安了,沒這條件。
尤其是平陽長公主,那可是劉徹一母同胞的親姐姐啊。
此言一出,劉徹忍不住想起了之前自己的“壯言”。
他勉強跟衛青找補道“其實,朕也不是每一個姐夫都坑的。”
衛青表示,陛下這話說的還不如不解釋。
只會讓他更心慌啊。
但平陽長公主跟衛青的婚后生活應該還算是比較和睦的,原因在于,衛青去世之后平陽長公主提出,愿意自己死后和衛青合葬。
當然了,漢朝即便是合葬,那也都是一人一個墓坑的。
但比較有趣的是,平陽長公主的墓距離衛青墓1330米左右,而衛青墓距離茂陵本陵,卻只有1000米左右。
平陽長公主簡直可以投訴漢武陛下詐騙了。
某種程度來說,咱們豬豬也不能怪后世多想。
眾位臣公一言難盡的目光紛紛望向了自家陛下。
長公主如此深情,陛下怎可表面同意,其實將人葬的這般遠
劉徹
他登基第二年就開始修建茂陵了,仲卿領的那片地離茂陵這么近,而皇姐要合葬,估摸著是幾十年之后的事了。
那會兒哪還能找到附近的風水寶地啊。
也就比朕遠了一點點嘛,又不多,緣何如此斤斤計較。
其余人若能聽到自家陛下的心聲,恐怕要口吐鮮血,陛下,這是斤不斤斤計較的事嘛
算了,該早點習慣的。
茂陵陪葬墓封土最高,規模最大的,便是衛青墓和霍去病墓了,這兩個陪葬墓距離茂陵極近,可以說,幾乎是貼著司馬門建的。
司馬門里面是什么地方,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于是我們親切地稱他們三人為“茂陵三寶”,劃掉,“茂陵一家三口”。
衛青、劉徹
說還是你們后世人會說。
說好了只有他們漢代人事死如事生的呢。
看你們更不賴嘛。
劉徹很沉默。
當然要建近一點,死后去找仲卿和去病說說話也方便吶。
其實被如此稱呼呢,主要還是由于一個美麗的誤會。
眾所周知,茂陵沒有后陵,而前代后陵都位于帝陵東北側,而我們茂陵的東北側是什么呢。
沒錯,可不就是衛青的墓嘛。
雖然我們經過查證后發現,衛青墓還是在司馬門之外的,貼著也是貼在外面對嗎。是妥妥的功臣墓所在地,而且,茂陵本身也跟其他陵墓的走向不同,所以所謂后陵之說,是不可信的。
但這又有什么關系呢,誰叫豬豬要把衛青葬在東北側這么近的地方,都是豬豬你自己的鍋,不管,我們的誤會都是你自己造成的,害我們衛將軍被誤會了好多年吶。
劉徹表示很無語,看不懂你們后代人的想法。
都知道是假的了,竟還說的如此起勁。
真是讓他摸不著頭腦。
再說一遍,他公私分明。
寵臣便是寵臣,功臣便是功臣,他才不會做出像后代那個什么哀帝一樣莫名其妙又貽害無數的事。
有能者方才配當他的權臣。
還有他的清白難道就不重要嗎,為何天幕還要怪他毀了仲卿的清白
是你們搞錯了,又不是朕叫你們弄錯的。
不對,沒事干干嘛要對他們的陵墓如此關注。
好好看看史書就行了,沒事干少惦記他的陵園。謝謝。
但一家三口的觀念如此深入人心,還都得怪豬豬陛下將霍去病教的太像他了,妥妥地教出一個沒有血緣關系的親兒子啊。
史書中說霍去病自小被貴寵,每次出征,武帝都要贈送數十輛載滿食物的膳車,說明指望霍去病跟手下兵士同吃同宿的可能性著實不大。在塞外之時,霍去病還喜歡踢蹴鞠。
啊,簡直讓人幻視成了另一個豬豬陛下啊。
劉徹絲毫不覺得霍去病有什么問題。
能打勝仗,帶別人封侯拜將就好了,能為大漢打下國土,便更是絕佳。
緣何非要委屈自己跟旁人吃糠咽菜呢。
不值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