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
突然覺得也沒有哪里不對。
感覺心理上一下子就好接受了不少。
畢竟嚴格意義上,自己推崇的主君沒有推翻自己一心想要捍衛的漢室。
而遠在東吳的孫權忍不住在心里瘋狂盤算。
那他得早點稱帝啊,不然要是死得早,豈不是也白干了
翩翩公子的荀彧說完了,那我們想來必要提到另一位,那就是熱烈如火,最受曹操偏愛的郭嘉郭奉孝啦。
此言一出,郭嘉感受到了四面八方的目光紛涌而來。
怎么,又不是他自己說丞相最偏愛他好嗎
這是后世之人說的,與他郭奉孝何干
郭奉孝,是曹操最喜歡的謀士,沒有之一。
曹操將人引為知己,大肆表白,表示“唯奉孝能知孤意”。
郭奉孝最喜歡兵行險招,算無遺策。為人又比較不拘小節,因那句史書留存的“不治行檢”被扣了好多奇怪的黑鍋,此處按住不提。
但,怎么滴呢,端水大師曹操卻只一面糊弄一下進言之人,一面對郭嘉卻更加器重。你就寵他吧。
不過郭嘉他值得
他的熱情如冰封的火,若無明主,寧可賦閑六年,但若遇他心頭之明主,便是一整顆真心奉上啊。
不知道后來的曹操會不會遺憾,沒能在他賦閑的時候早點遇見郭嘉。
曹操則表示,為什么要到后來再遺憾。
他現在就很遺憾吶。
要是早點遇見奉孝,說不準他早就一統天下啦。
郭嘉就笑笑不說話。
據說他們一人,行則同車,坐則同席。這是什么人間知己啊。
曹操和郭嘉表示,別以為他們沒有聽出來,天幕這是在內涵他們
而且,只是有的時候坐在一起而已,作為主公的謀士,坐在一起不是很正常嗎
畢竟席子那么大。
坐遠了如何謀事
郭奉孝最為出名的,還得是他那張平平無奇的國第一烏鴉嘴,無數人被他精準預言,包括他自己。
有些時候不得不感慨,郭奉孝你是不是因為掛開得太大被封了啊。
上一個這么被封的,還是上一個呢。
郭嘉則表示,嘉聽不懂你在說什么。
什么烏鴉嘴,你們天幕不能因為他會算就污蔑他
人心不就這么回事嘛,萬變不離其宗。
譬如江東當時風頭正勁的小霸王孫策。就連曹操也頗為忌憚,但郭嘉卻不以為然,表示,不久之后,他定然死于刺客之手,果不其然,旬月后,孫策遇刺。
又譬如,袁紹剛死,諸位將軍謀士都建議曹操乘勝追擊,郭嘉一錘定音,表示,大家等著看吧,馬上袁家就要內亂了,不如退點兵給袁家一下發揮空間。
曹操聽從郭嘉之計,果然,袁家內亂。
郭嘉
他原話好像不是這么說的吧
他好像只是說孫策初入江東,尚未收復江東人心,再加上其為人年輕氣盛,頗為自傲,若有刺客伏擊,恐怕難逃一劫。
他這多客觀,多細膩,怎么就被天幕說成是神棍了呢
還好端端活著的孫策
周圍人趕緊眼淚汪汪地拉住孫策的衣袖。
“將軍啊,跟你說了沒事干少一個人去打獵,多危險吶。”
孫策雖然仍舊覺得他們小心過度,畢竟跟著一群人打獵,可是真的沒有意思啊。
但卻也不得不小心一一。
畢竟都知道自己的死法了,最近要不還是先收斂一些,待得局勢穩定一些,再去打獵
袁紹聞言則破口大罵,有這樣為敵人送枕頭的兒子,可真是他的福報啊。
據曹操回憶,郭嘉對自己的早逝也有所預料,不過這個就有點牽強附會了。
郭嘉病逝之后,曹操在信中跟荀彧說,郭嘉曾言“吾往南方,則不生還。”但卻還是毅然決然地一路跟著他去安荊州,征烏丸。可見郭嘉有多愛他
但實際上,郭嘉跟曹操說這話的時間應該遠早于征烏丸,要不然曹操根本不可能帶上郭嘉好嗎。
而且烏丸在北方。嗯,所以曹老板,別想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