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完孫策,那接下來便定然是兄終弟及的孫權了。說起孫權,大家的第一反應,要么是碧眼紫髯,懷疑他是混血兒。
要么,就是那個大名鼎鼎的“孫十萬”了。
東吳之人上上下下對著自己的將軍看。
實在是也沒看出來自家將軍的眼睛跟尋常人有什么不同。
孫權表示,你們可以看得再明顯一點嗎
碧眼紫髯呢,沒錯,也是來自三國演義。但吳夫人跟孫堅都是妥妥的漢族人,所以孫權大概率長不成這個模樣。
但孫十萬嘛,這就值得好好說道說道了。
畢竟孫權的戰術微操,那放在三國主公界,確實也是震撼的存在。
孫權
他算是聽出來,恐怕這個孫十萬可不是什么好詞呢。
俗話說的好,不想當將軍的皇帝不是真皇帝,尤其是,在三國這個群英薈萃,戰爭頻發的時期。孫權又有如此驍勇善戰的父兄,骨子流的也是孫家激昂的血,畢竟他也很喜歡打老虎的。
不過他本人確實稱不上是天生的將軍,沒這天賦。
當年,孫權率兵十萬圍攻合肥,卻被以逸待勞的張遼率精兵八百打了個人仰馬翻。張遼放話讓孫權與他單挑,權不敢動。后圍攻合肥數日不成,撤退途中又出現失誤,又差點被張遼沖擊了個措手不及,險些被活捉。
因此他與張遼,分別一戰成名。一個獲名“孫十萬”;另一個得名“張八百”。
孫策目瞪口呆,覺得自己需要提一口氣。
這是什么操作
“去,把權兒找來。”
他要好好給自己的這個弟弟上上軍事課。
孫權時期的諸位也沉默了。
果然,他們不該因為故將軍而對自家將軍有不切實際的夢想。
嗯,要不然將軍還是坐鎮中央統籌兼顧吧。
上前線這種事,還是他們自己來吧。
后來孫權就跟合肥杠上了,一生五打合肥,當然,合肥安然無恙。
孫策、孫權
這么說,不太準確,事實上,合肥舊城還是被打爛了的,后來又將合肥后退建了新城。但無論如何,合肥確實一直也沒打下來。
但我們也要客觀地認識到,后面幾次也沒認真打。只能說,也許孫權五打合肥,四次都是去合肥旅游觀光的。
這話說的,真是讓東吳之人聞者傷心,聽者落淚。
他們家將軍就對這個合肥這么執著嗎
無論是孫權時期的將領們開始思考人生。
要不他們先替將軍打下來算了。
實在是太丟人了。
好在也只是聽起來丟人,但看情況除了險些被活捉之外,東吳兵力未受什么大損失。
但我們也不應該對孫權太過苛刻,畢竟對手可是張遼誒。張遼是誰,是唯二進了曹魏武廟之一的男人。
你讓兼職將軍對上專業的,那不欺負人嗎
何況孫權當時也只是本人有點狼狽,其他的問題也不大。
張遼聽了更是熱血沸騰。
他進了武廟
那可真是至高無上的榮譽啊。
孫權表示很呔。
分明也沒有那么多人嘛,當時快被活捉的時候他身邊只有千余人而已。
何況,孫權只是軍事微操比不上這些身經百戰的將軍們,他的戰術和戰略那絕對是可以的,甚至可以稱得上是高瞻遠矚。畢竟在他的治下,東吳的大戰術基本沒有過比較嚴重的失敗,奇襲荊州和石亭之戰背后之總策劃者,都是孫權。
再者,從周瑜去世到呂蒙徹底成長起來這段時間,也是我們二謀自己到處督戰,雖然沒有特別大的勝利,但是也不拉跨啊。
因此,孫權的戰術水平之下限,還是三國君主之中比較高的。
所以二謀,還是不要親上前線比較合適。
孫權表示,去嘛還是要去的。
打不打嘛,就再說吧。
畢竟聽起來,也只是有驚無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