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知己知己不起來啊。
沒想到曹子桓竟然抱著那樣的想法給他送的書,可惜了,大概已經落灰了吧。
曹丕表示,這倒也沒有。
他就是單純地炫耀一下自己文武雙全罷了。
不過曹丕的想法顯然落空了,作為純實用主義者孫權而言,他恐怕難以欣賞這樣傷春悲秋的辭賦,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孫權樸素的詩句吧。
“蒲草千里,圻上故壘;莼蒲五月,川谷對鳴。”
如果可以,我希望學校里要背的每一首詩都能如此簡單樸素,平易近人。
曹丕默然了。
他確實還沒看過孫權寫的詩,不過他已有了心理準備。
畢竟那句“足下不死,孤不得安。”跟天幕如今所說之詩句,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啊。
曹丕在送于孫權厚禮的同時,沒有忘記問孫權討要諸如孔雀、斗鴨、長鳴雞等貢品。當然,最重要的,莫過于曹丕子承父業,也如出一轍地看上了別人家兒子,希望孫權可以將太子孫登送到魏國來為質。
啊,我們宿命感般的曹家和孫家之間的愛恨情仇啊,代代纏繞。
曹丕
有沒有一種可能,他只是真的想試探一下孫權的忠誠度呢
他只是真誠地想要孫權乖乖把兒子送過來,沒有別的意思。
他沒有認別人的兒子當自己兒子的愛好
圍繞送質時間,曹丕和孫權之間展開了漫長的扯皮過程。理由包括但不限于孫登年紀尚小,自己不舍得。孫登還沒婚配,希望到時候送到曹魏來由曹丕親自主婚等等。
曹丕對孫權可謂格外偏愛,是真誠地覺得孫權會將自己心心念念的孫登送到魏國來。
結果嘛,直到夷陵之戰結束后一年多,孫登還在武昌的吳王宮里玩泥巴呢。
但曹丕面對自己臣子的質疑,大概是被嫵媚的孫權迷惑了,還為他據理力爭,表示,你們怎么能誤會他可愛的孫權呢,他是一定會送的。
孫登
他都十幾歲了,不玩泥巴好不好。
曹丕有點炸毛。
什么叫他被嫵媚的孫權迷惑了,他本來就無所謂孫權送不送人質好嗎。
他從來就是打算,如果孫權送,誠心稱臣,便暫且讓他做個吳王之后再說,若并不真誠,那便伐吳就好。
他當然沒有這么傻,真的被孫權完全牽著鼻子走
孫權則表示,無所謂,如果當禍國妖姬可以讓吳國做大做強,嫵媚就嫵媚吧。
反正他也沒搞明白過曹子桓的喜好。
曹丕還特意手書一封寫給孫權,其心誠懇,表示“只要送孫登來,自己立馬會撤去守兵,此言之誠,有如大江。”
可惜,我們孫無情不愧是帝王ai,他看著如此赤誠之語,轉頭便為孫登迎娶了自己早已內定的太子妃人選周瑜的女兒周徹。
而后陳兵邊境,與曹魏宣戰了。
子桓的一腔真心被辜負,可他放棄孫權了嗎沒有。
他愛得更深沉了。
曹丕
這劇本是不是不太對勁,為什么是愛得更深沉了,不是他勃然大怒了呢
雖然他其實也早有預感。
但直接被當著臣公的面戳破,還是會讓他有點沒面子的好嗎。
伐吳,他現在就親自去廣陵。
只能說,孫權對曹家父子二人而言,實在是魂牽夢縈,從此曹丕走上了他爹的老路,心念東吳,豈有已乎
于是每年準時去東吳報道,想要筆友奔現。
黃初五年,路遇風浪,曹丕卻不離不棄,堅持前往廣陵,想要跟孫權相見。
剛打算起身的曹丕
他又坐下了。
什么叫他準時去東吳報道,只是想要見孫權啊。
他分明是想把東吳打下來嘛。
毫無疑問,曹丕就是奔著孫權去的。一到廣陵,曹丕便迫不及待地詢問手下的將軍們,是不是只要自己來了,就一定可以把孫權引來啊。
你就說吧,這是不是正說明了,曹丕此行,意在二謀
曹丕震怒。
明明不是
孫權親自帶兵,他便有信心可以將他干掉,但若是其他大將帶兵,那只靠自己,實在很是艱難呢。
可惜孫權表示,他們不約。
孫權自己壓根就沒出現。
哼,曹子桓,你也有今天,誰叫你之前不理我們子建小可愛呢,沒想到報應來了吧。
曹丕
天幕的幸災樂禍簡直要溢滿出來了。
但他親自來了,孫權那廝竟不親臨看不起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