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們現代人對于史料的編纂能力,比起古人,那絕對是甘拜下風。
關于巢王妃楊氏與李世民之間的那點不為人知的故事的來源,是新唐書。
新唐書上白紙黑字表示,唐太宗李世民甚寵巢王妃楊氏,還欲立其為后。
此言之鑿鑿,差點沒讓太宗朝人仰馬翻。
什么
立巢王妃楊氏為后
別說他們同不同意了,陛下自己本人也絕對就不可能愿意啊。
而且
巢王妃楊氏不是跟李元吉的其他姬妾們住在一起,軟禁宮中嗎
若陛下有意寵愛,又怎么可能聽之任之
實在是沒有邏輯。
李世民本人已經麻木了。
新唐書這怎么聽著還像是一本很正經的史書
你們就這么造謠心真的不會痛嗎
更有人言,曹王李明的生母,便正是這位巢王妃楊氏。只是礙于朝臣的反對,太宗陛下只能將這份愛意深埋心底,分封兒子,是太宗陛下對愛人愧疚的補償。
李世民
雖然此刻他并沒有一個被叫做李明的兒子。
但他有邏輯能力。
這已經不是有哪里有點奇怪了,這是哪哪都不可能啊。
好吧,就且當他確實不知道怎么糊涂了跟巢王妃有點什么。
但如果她真的當了自己兒子的母親,無論如何,他也會給她一個名分,不至于讓將來的孩子忍受污名。
朝臣沒事也不會反對這個啊,畢竟他又不可能真的給巢王妃封后。
還有,分封兒子,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
比較巧合的是,唐高宗將自己這位弟弟過繼給了李元吉,因而便更讓大家言之鑿鑿。
這說明什么,這說明李明的母親的那個楊氏,就是巢王妃楊氏。
李治表示,這過繼兩個弟弟給玄武門之變中失敗的叔伯的詔書,他是突然一個字也寫不出來了呢。
要不還是先把那兩位家里的后妃都捋一遍,務必要讓過繼的弟弟的生母與之沒有半點干系
不過,關于巢王妃之事,是新唐書的孤證,而新唐書成書于三百年之后,當年之事如何,僅聽新唐書一面之詞,未免過于武斷。
畢竟成書時間更早的舊唐書之中并沒有任何記載。
尤其是我們看看李明在高宗朝那囂張的紈绔子弟表現,而唐高宗對這個弟弟也甚為縱容,很難說如果真有這么個疑似要封后的母親,恐怕很難能夠如此瀟灑。
唐高宗李治感到自己被內涵了。
怎么,他看起來就像這么小心眼的人嗎
父皇的偏愛眾所周知,他怎么就不能有點自信了
雖然的確,若此事為真他肯定也會有點介懷就是了。
有了弟媳,為了對仗起見,兄嫂自然也不能放過。
不過,這個人并不是唐太宗的親嫂子,而是他的堂嫂子玳姬。
玳姬呢,真是個傾國傾城的美女,據說廬江王李瑗因為她的美貌,殺了他原本的丈夫將其納入后院,而命運總是相似的,唐太宗又再次效仿了他的堂兄。
李世民
這都是什么跟什么
他的那些后妃大多都是些之前被分配進秦王府的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