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柚子,今天我們直切主題,來侃一侃老祖宗們可憐的墓葬的那些事兒。
這直入主題的速度太快,作為眾帝陵擁有者的皇帝們簡直想要心梗。
本來看到盜墓就夠讓人咬牙切齒的了,歷朝歷代都不忘了頒布關于盜墓賊的嚴肅處置律例,卻還是屢禁不止。
天幕一經定調,就是可憐的墓葬。
真的讓人心慌慌。
他們的陵墓如何了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唯一一個有信史且沒有文化斷代的古國。只有中國前面,不必加上那個沉重又蒼涼的“古”字。
中國,仍舊還是中國。
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埋藏著我們的過去。
甚至可以說,我們的地下王國,比地上還要精彩,時不時地就會給大家一點驚喜,震驚整個世界。
老祖宗們表示,自己其實也不是很想震驚那什么整個世界。
你們后世之人怎么連地底下都不放過啊。
真不道德。
而若論及對地下墓葬的盜掘,那可真是個源遠流長的故事啊。
自古死生大事,古人自是將身后事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事死如事生的生存態度浸淫在每一個人心中。
古人自是希望自己生前所擁有的財富與權力可以陪伴他們一起到達另一個世界。
于是,自周朝開始,厚葬之風業已興起。
如影隨形的,便是盜墓。
劉徹本人生于恢弘大氣的未央宮中,自小備受父母疼愛寵溺,素來不知道節儉是何物。
他的東西,必須得是一等一的好。
這自然也包括了他的陵墓。
他一經登基,便按慣例開始捯飭起自己的陵墓。
盡管他登基的時候才只有十六歲。
他一定要建一座恢弘無比,不能被任何人小看了的宏偉帝陵。
自己辛辛苦苦準備的帝陵,那當然對盜墓恨之入骨。
但他原本以為大漢國祚綿長,自己的陵墓定然能免遭盜墓賊之手,可已知漢會滅亡,那后代之人可不會管他們前朝的陵。
劉徹又有點心里打鼓。
他的陵墓還好嗎
“亂世黃金,盛世古董。”
有市場的地方就有生意。而藏在地底下那些古墓里的,正是得來全不費工夫的黃金與古董啊。
盜墓自然蔚然成風,有文字史料記載以來,便均會提及盜墓之事,可見其猖獗程度。
帝陵,自然也難逃一劫。
其實各位皇帝們都知道盜墓之事十分嚴重,每年都會看到很多被盜掘的墳墓。
可卻還留存著最后一線希望。
他們的帝陵都是總結前朝被盜的經驗進行完善和修建的,工程量浩大,其陵墓堅固無比,如何能被輕易盜取。
可天幕這輕飄飄的最后一句話,直接澆滅了那一點小小的火苗。
什么叫自然難逃一劫。
帝陵被盜就是這么一件讓人感到稀松平常的事情嗎
第一個被盜掘的帝陵,是商湯之墓,不過被盜的時間已不可考。
但這卻僅僅只是一個開端。
帝陵被盜,屢見不鮮。
或者可以這么說,沒有被盜記錄的帝陵,放眼中華兩千多年帝制,那也是屈指可數的,簡直可以說是天選之陵了。
這話一出,別說是素來在意自己陵墓的始皇帝和劉徹了。
便是連李世民也坐不住了。
什么
沒有被盜的,才是少數
他的陵墓都打算依山而建了,難道還是逃不過一劫嗎
你們不是口口聲聲他是大唐的白月光,后世對他的評價也很好,盜他的墓,你們的心不會痛嗎
他雖然不信神仙之說,也不想求長生,可這不代表自己不重視自己的身后之事啊
他還沒有這么豁達。
但這也是非常理所當然的事嘛。
你看看帝陵,要么封土堆巨大無比,為了彰顯大國氣象。
要么建立如此恢弘巍峨的配享廟宇,年年祭拜,生怕別人不知曉地下埋了位君王。
這豎起的凜凜靶子,簡直就是勾引大家的盜墓嘛。
眾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