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嘛,跟茂陵差不多,因為地宮是沒有的看的,所以只能是路上參觀一下這樣,但跟茂陵可不一樣,乾陵前頭那還是有保存還算完整的神道的。
神道之上有造型比較精致的華表、翼馬
誒,那是鴕鳥嗎竟然還有石雕的鴕鳥
好吧,是我孤陋寡聞了。也是,畢竟還得專門建園子容納這些異國進獻的奇珍異獸,區區一個鴕鳥算什么,我不該大驚小怪的。
但是古代管理鴕鳥的人應該也是挺不容易的,畢竟鴕鳥還是跑的挺快的,要一不小心“越獄”了,估摸著也得狠狠追上好半天。
武則天
別一副覺得他們古人見識少的樣子好吧。
永徵元年的時候吐火羅就進獻過這種足類駱駝的大鳥,她同陛下如今也每年都能收到許多異域進獻的從未見過的動物呢。
另外
天幕你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屬性她是早便已經知曉的,這樣一副心有余悸且頗有經驗的樣子是怎么回事
除了這些之外,神道兩側守衛的石翁仲等侍立于司馬神道兩邊的雕刻人像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
這種高大的雕像一對稱排列,氣勢立馬就上來了。
我還是要說,見過好奪獅子石像,感覺乾陵的特別氣勢雄偉,點一個贊,不愧是我們雙帝陵的排面
這些雕像也是我們考察唐朝帝陵雕刻藝術的非常重要的文物。
但乾陵神道兩邊最惹人注意的石雕人像,那當然是六十一蕃臣像了。
說看就看,就在那了,惹眼的很呢。
在陵前雕刻蕃臣像啊,這確實在他們的陵墓構想中曾經有探討過。
畢竟大唐皇帝駕崩的時候,蕃國肯定是要派遣使者前來觀禮悼念的,如此盛大恢弘彰顯大唐泱泱大國國力與帝王威嚴的絕佳機會和場合,如何能不銘記下來以傳后世。
這下可不就是能讓后世人也看到他大唐萬國來朝的氣派場面了嘛
看看
都是臣服于他大唐輝煌的蕃國,如若不服,我所向披靡的唐軍必至。
能為他大唐的天子守陵
等會兒
頭呢
他六十一蕃臣的頭哪里去了
是的,大家沒有看錯哦,他們都沒有頭呢。
這些缺失了自己頭顱的六十一蕃臣石像群,憑借自己頭破沒血流的“輝煌成就”,成為了乾陵主景區無字碑之外no2的打卡景點。
不得不說,確實成功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
至于為什么會沒有頭,他們的頭又去哪里了這就是一個千古懸案,簡而言之,是個“無頭懸案”呢。
確實也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原本正打算洗耳恭聽,看看如何操作避免一下的李治和武則天二人
天幕是會說廢話的。
他們怎么還會對這個氣死人不償命的天幕的良心抱有多大的期待呢,是他們的問題,反省。
但是收聽天幕的其他看熱鬧的人自然跟著樂起來,怕什么,反正他們陵前已經啥也沒有了,還不能涂一樂
“哈哈,可不是嘛,頭都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呢。”
既然是千古懸案,自然會引起人們的好奇心,一開始,大家認為或許跟他爹昭陵的六駿一樣,給分尸帶到國外去了,為了方便攜帶,國外人專門把頭給割下來帶走。
其實不怪我們心生這樣的懷疑,他們干的這種缺德事著實不太少。
什么金字塔搬不走,就把人家頂上最重要的東西給帶走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