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被天幕狠狠涮過一回的秦朝人非常具有經驗。
天幕那個時代的人怎么說的來著
哦,挖坑不填,是天幕的真本性。
不過
那個叫做飛機的龐然大物,就算是飛,是不是也實在飛得太快了一點呢
這這杭州離著長安,遠不止千里吧,你們怎么到地的時候天都還沒黑這真的合理嗎
“孤陋寡聞”的古人們再一次折服于新時代的交通工具的速度之上。
杭州西湖名滿天下,其一自然是因為西湖美不勝收的自然風光,北宋的文豪蘇軾曾任杭州通判,因此創作過大量關于西湖的詩句,最為有名的還當屬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四時風景皆有不同韻味之美的西湖便躍然于蘇軾筆下。
不過顯然南宋人對于西湖美景擁有最佳的觀景位,也極具發言權。
六月的西湖那才是巔峰時期。
南宋詩人楊萬里最膾炙人口的詩句便是這首入選語文課本的描寫西湖美景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若是有幸能六月前往西湖,我們便能看見“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絕佳美景。
已經知道自己是南宋人的宋人們
天幕這又是在內涵他們宋人了吧,絕對是。
楊萬里萬萬沒有想到自己還能憑借這首游湖之作名傳千古,訝異之下,難掩激動。
至于天幕的內涵
那是那些主和派應得的
他可是力主抗金的
如果天幕能夠改變如今這綿軟的政壇,他反而要仰天大笑出門去了呢。
雖然柚子我沒有在六月來西湖,泛舟于西湖之上,享受自然風光的熏陶。
但國慶來西湖,那也絕對應景啊。
畢竟除了自然風光之外,西湖的人文氛圍更是濃厚。
來這里進行愛國教育也絕對是杠杠的,畢竟兩位死后都在史書中留下“天下冤之”
四字的民族英雄都埋骨于西湖邊。
更為巧合的是,二人都曾被封為“少保”。
時隔近千年,共賞西湖景。
清人袁枚有詩云“賴有岳于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
也就是說,天下人之所以開始敬重西湖,正是因為有這兩位風光霽月的錚臣安葬于西湖之畔。
明天爬起來第一個要去的,自然是岳王廟。
原因無他,畢竟明天早飯不得來兩根油條出出氣這不干脆一鼓作氣游岳王廟嘛。
南宋之前的人一時之間沒有聽明白這其中的邏輯。
油條是為何物
聽起來像是個吃食,怎么就跟岳王廟扯上了關系
再等等,岳王廟
姓岳的南宋人,他們熟識的只有一個,是不是就是他們想的那個呢
那這種事情怎么能不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