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聽得那叫一個頭暈眼花。
這一次,他終于是再清楚不過地明白了,什么叫把文武百官殺了兩回了。
這一次更是聽的一清二楚。
所以自己之前是瞎了眼嗎竟然覺得朱祁鎮乖巧聰穎,可堪托付江山
要是真的把江山托付到這個糟心玩意的手里,他可真是無顏去見皇爺爺了。
很好,絮叨了這么多,眼瞅著我火氣又噌噌噌上來了,終于看到了我們
于少保墓的大門了。
還是不要聊堡宗那個晦氣的玩意了。
與岳飛坎坷的遷葬不同,天順三年,雖然于謙之子于冕還在謫戍衛邊,但是其義子于康卻逃過一劫,因此受托千里迢迢從北京將于謙棺柩扶靈回鄉,最終葬于這片鐘林毓秀的開闊之地。
不得不說,私人選址,就是清凈偏僻,我們于少保的墓也因此成為了西湖邊為數不多的小眾景點了。
綠樹環繞,卻安靜肅穆,倒是跟史書之中于少保的性格貼合得很。
少保墓背山面水,風景秀美,果然是青山有幸埋忠骨啊。
景泰朝眾人
天幕你認真的嗎
雖然很為于少保感到傷懷,但是他們還是要說一句。
少保他不沉默,不沉默。
于謙的那張嘴啊,誰見識過誰知道,那反正跟沉默寡言是不搭邊的。
朱祁鈺
怎么,少保是文臣誒,會說一點不是很正常嗎
怎么就不能跟風景秀美的西湖之側安靜肅穆的景色相得益彰了
景泰群臣
與岳飛墓一樣,于謙墓也是一個祠墓合一的景點,全名叫忠肅公祠。
分為于謙墓園區和紀念區兩個部分。
除了我們少保孤零零的一個墳頭之外,看頭可能主要就是紀念區前殿的一塊石灰板,靜寂無聲地為我們訴說著于少保千錘百煉不改其志的高潔。
以及后殿這些記錄于謙生平事跡的展廳。
歷史會永遠銘記這些為國為民的英雄人物。
嗯,也永遠不會忘記那些禍國殃民的傻叉。
朱祁鎮臉上紅一陣白一陣。
胡說八道。
這什么傻叉,說的才不會是他。
可是他卻好似能夠感受到,似乎有什么已經不太一樣了。
正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而于謙則仍舊巍然不動。
甚至于還頗有閑情地表示,自己的那些雕塑及壁畫,竟然是近來看的這么多的里面比較正常的那一批了。
竟然還有些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