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久霏詫異地接過款式老舊的信封“這是什么意思你還真的當在角色扮演嗎”
他不會覺得穿上了小廝衣服就真的可以扮演小廝了的吧
沈西聆無語地看著郁久霏“你想什么呢我不會寫毛筆字,我的水平只夠我寫出一堆火柴棍,這是我讓主母給你寫的,里面是副本開啟前后三天的劇情和目前在主院的人員組合。”
聽完,郁久霏驚喜地拆開,臉忽然又能靈活地做出表情了“一號你太好了考慮事情怎么這么周到”
信中的內容先寫了前三天劇情,郁久霏進門的是第一天,在這一天往前數三天呢,按照天數發生的事情分別是主母存活、主母死亡、老爺震怒。
老爺震怒這一天,也就是昨天,他在外面談生意,晚上簡單吩咐了一下管家,讓他安排郁娘子進院,結果剛安排好,就聽說了主母死亡的事,他發了好一通脾氣,當即召集了自己的三個弟弟回來,說要找到是誰能在沈家大院里害死主母。
事出突然,管家只能臨時找個婆子,讓她去給郁娘子安排院落,錯過這一天,老爺肯定沒心思了,所以暗示說隨便放置就行,這才有了婆子刁難的劇情。
消息很快傳到了老爺三個弟弟那,這里主母講了一下老爺跟三個弟弟的排行。
老大目前是軍隊元帥,手里捏著實權,手里幾十萬兵駐守北方,他是沈家長房長孫,如果不是他十幾歲偷偷跑出去當兵了,沈家家主的位置,根本輪不到老爺來坐。
因為老大去當元帥了,沈家上一代家主跟主母等了好多年,實在等不回來了,還以為他已經戰死沙場,就勉強提了老二當家主,老二就是現在的老爺,他什么都好,唯一的問題是好色啊
那時候老爺還不是老爺,他是紈绔二少爺,人人都說,他有經商的天分,論賺錢,老大不一定比他強,然而沈家是個非常傳統封建的家庭,嫡長子、長房長孫沒出問題,無論如何都論不到嫡次子的。
偏偏老大自己不喜歡賺錢,他就去參軍了,過了十幾年才聯系上沈家,來就是要錢,那年北方雪災,他的兵過不下去了,不得已才回來要錢,老爺人混歸混,也拎得清,就給了很大一筆錢,此后老大老二算是有了聯系。
至于老三,他不是主母的親生孩子,他是小妾生下來被抱到主母那養大的,就像正房太太生下的孩子一樣,只要主母愿意,就可以去母留子,人人在沈家最少得叫他一聲三少爺。
這位三少爺不喜經商,年少時跟父親吵架,一氣之下跑了出去,等到老爺接手沈家的時候才回來祝賀,那時候他已經是幫會老大,政府都得給他幾分薄面。
沈家最后一個孩子還是主母親生的,從小嬌慣,可是因為前面三個養歪的例子,主母忍痛把老四早早送去了國外念書,到了二十多歲回來,已經是外交人員,后來娶妻生子,是有名的外交官,精通十幾種語言。
單獨從結果來看,上一代主母的做法還是準確的,因為四個孩子,確實就老四君子端方為人正直,也是四兄弟里唯一一個沒有姨太太的,只有一個非常恩愛的世家小姐妻子偶爾也有男玩家選到這個身份,就很尷尬。
介紹完四個兄弟,主母接著往下寫,第一天到來的兄弟是當幫會老大的三老爺,他帶來了正妻跟一個平妻,來之前他以為是要操辦葬禮,所以特地帶上了自己的兩個妻子,想著沈家大院沒主母,剛好讓人幫忙。
到了第一天,老爺跟老三喝了一晚上的酒,喝到了子時才各自醉醺醺地送去休息。
主院內部還包含了好幾個小院落,并不是只有一個院子的意思,是家主正房一家居住的簡稱,只有被承認的家人才可以住,比如說老爺的任何一個小妾都不能單獨在主院住,她們平時要么跟老爺住一個院子,要么就去跟平妻住,是沒有資格進入主母以及其他內院的。
從前是四個少爺各自在主院里選小院子,后來老爺掌家,也沒把這些院子收拾了,依舊留給三個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