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家與林家是一樣的狀況,都是在八年動蕩中家道中落,不同只在于,林宛燕在林家風光時定下的未婚夫與她退婚了,而平昌伯府沒有與鐘家退婚。
只不過平昌伯府那個馮三郎,在外的名聲還不如晏辭呢。
鐘麗嬌見周氏和孟允棠在花園中,與她婆母打了聲招呼便尋她二人來了。
張府內堂側廂房里,崔氏推開門進到房里,看到里頭的張筠姬,無奈問道“內堂那邊好多客人要招呼呢,你躲在這里做什么”
張筠姬見母親來了,一把抓住她的胳膊緊張道“阿娘,我讓丫鬟去前頭探了,賀礪也來了。孟允棠就在院中,我我真擔心待會兒出什么岔子”
崔氏做賊心虛,被她這么一說,也緊張起來,在房中徘徊一陣,道“反正請也請了,不怕旁人再懷疑什么,我待會叫個人去把她氣走。你先在這里喝一杯茶,鎮定一下情緒,別自己露了端倪。待會兒過來內堂見客,已經有好幾位嬸嬸和姑母問起你了。”
張筠姬點點頭,又忍不住催促她“那阿娘你快些,說不得待會兒阿爺就帶男客到花園賞景來了。”
崔氏道“我省得。”
張伯興父子到前院迎了賀礪到正堂,先到的客人便紛紛站起與他打招呼。
綏安伯孟扶林及其子孟礎清和孟礎明這些原本就跟賀礪有過來往的更是殷勤異常,都想借這次機會與賀礪重修舊好。
可惜賀礪并不配合,面對他們的熱情,只是微微點頭而已。倒是面對孟扶楹時,他客氣地問了聲“孟公一向可好”
孟扶楹有些受寵若驚,矜持地與他寒暄兩句之后就沒再往上湊。
一堂人坐下聊天不提。
后花園中,孟允棠正和鐘麗嬌站在一株玉蘭樹下聊天。
孟允棠還記掛著昨日曲江池畔的糟心之事,一直膽戰心驚的。所幸才過去一晚上,那事好像還未傳播開來,鐘麗嬌看樣子并未聽到什么風聲。
提到孟允棠和離之事,鐘麗嬌眼中難掩羨慕道“你倒是個果決的,說和離,就和離了。”
孟允棠見她一副悵然若失的模樣,知道她心中未必沒有生過這個意思。只是,一個女子要和離,首先得要娘家同意,因為正常情況下是需要娘家人去向婆家提和離的。
聽姜姐姐說,鐘麗嬌的阿爺和大哥都是靠著平昌伯府謀的差事,這就注定了,哪怕馮三郎人再爛,對鐘麗嬌再不好,鐘家也不會同意鐘麗嬌與馮三郎和離。
所以同為女子,比起鐘麗嬌來,她又是十分幸運的那一個了。雖然命運弄人,但她的阿爺阿娘包括那個臭阿弟,都不會拿她的終身去換前程。
這種事情沒法用言語寬慰,孟允棠索性換了個話題“姜姐姐說你近來也不怎么去找她玩,都在家里做什么呢養娃娃嗎”
鐘麗嬌嘆氣道“孩子還小,哪里離得開呢而且表姐婆家自持門風清正,我若與她常來常往的,只怕她那些妯娌又要擠兌她了。我現在什么都不想,只想好好把兒子養大,讓他別像他阿爺,就夠了。對了,彤娘,你有沒有什么賺錢的門路”
“賺錢的門路”孟允棠一時有些接不上話,只因她長到現在,還沒尋思過自己賺錢一事。
阿爺雖然官職不高,但他畢竟是從侯府分家出來的嫡子,祖父去世前侯府已經開始敗落,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還是分得了一些家產。
阿娘是江都伯的嫡女,當年嫁給阿爺時因是遠嫁,外祖父外祖母心疼女兒,所以也給了她頗為豐厚的嫁妝傍身。
從財產狀況來說,孟家跟達官貴胄之家肯定不能比,但是比之平頭百姓,卻又好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