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爺,阿娘,大兄大嫂,二兄二嫂,妹妹妹夫,你們,你們怎的來了”周氏又驚又喜,忙與孟扶楹一道將娘家人迎入正堂。
“是衛國公特意派人將我們從揚州接到長安,來觀禮的。”周氏的阿爺,江都伯周岳秀接過孟扶楹親自遞上的茶杯,含笑道。
周氏愣怔,“他何時”從揚州到長安路程可不近。
“一個半月前就去接了,一路上衣食住行安排得妥妥帖帖,分毫沒讓我們操心。此番出門,不像探親,倒像是出來游玩觀光的,大伙兒一點都沒受累。”周老夫人拉著周氏的手,感慨道“你有了這樣的貴婿,我與你阿爺終于可以放心了。對了,彤娘呢阿潤呢”
周氏如夢方醒,忙一疊聲地吩咐丫鬟去叫幾個小的來見。
孟允棠正趴在床上發愁,愁洞房,還愁親迎那日的打新郎。
她上回出嫁,還在綏安侯府,家里的嬸嬸堂嫂們笑嘻嘻地打了來迎親的晏辭幾下便算過了這一關。如今賀六郎來迎親,卻又讓誰來打呢
如今長房二房的嬸嬸堂嫂堂姐們自是很愿意湊上來替她們家打新郎,但孟允棠心里不愿意。上次她們打便打了,反正她也不喜歡晏辭,隨便打。可是賀六郎憑什么讓她們長這個臉啊
但是不用她們的話,總不見得讓阿娘和以薇去打吧那也不合適。
想起來就煩。
“娘子娘子,快起來。”禾善從外頭奔進來,一臉喜色道“外祖家的人來啦”
“啊”孟允棠從床上坐起來,一時還沒反應過來,問道“誰來了”
“娘子的外祖父外祖母,舅舅舅媽,還有姨娘姨父哎呀,總之都來了,現在在正堂呢夫人叫娘子快些過去見客。”
孟允棠大喜,她雖然從小到大沒去過兩回外祖家,但是比起祖父祖母伯父伯母,外祖家那邊的親戚對她可是好得多了。而且她們一來,不就有人可以打新郎了么
“快,快給我妝扮一下”孟允棠光著腳飛奔到妝臺前,讓兩個丫鬟幫她梳平整發髻,戴上釵環,主要是要把額上那塊疤遮住。
孟以薇也得了通知,過來找孟允棠和她一道去。
兩人帶著丫鬟來到正堂時,看到滿滿一堂的親戚,還真如禾善所說,外祖家的人幾乎全都來了,個個都笑盈盈的,孟允棠也就抿著笑帶著孟以薇一個個見禮。
被長輩們拉著手狠夸了一通后,孟允棠紅著臉和舅舅姨娘家的表姐們坐到了一處。
很快就到了中午,周氏帶著女眷去內堂開席,男人則留在正堂。
用過午飯后,孟允棠帶著表姐妹們去了自己房里。周氏則與周老夫人以及嫂嫂姐妹去了側廳說話。
“阿娘,怎未見你們帶行李來我這院子雖小,擠一擠應還能安排得下,總不見得你們大老遠來了,還得去住旅店,我這臉往哪兒擺”周氏道。
周老夫人還未說話,周氏的大嫂姜氏便在一旁笑道“大妹你就別操心了,其實我們昨日就到了,在賀大將軍安排的宅子了休息了一晚上才來的你這兒。那宅子就在你家后頭第二個巷子第一戶,宅子里什么都有,家具裝飾什么的還是按照咱們揚州人的喜好來的,還有兩個揚州廚子呢,我們住得很是舒適,你這女婿真真是用心了。”
周老夫人道“正是,我們自然知道你這里也是住得下的,但是彤娘出嫁在即,你本就夠忙的了,我們這一大家子再一住進來,把你累壞了可如何是好你女婿想得周到的。”
周氏聽說賀礪安排得如此細心妥帖,心下感動,原本心底對他存著的那點芥蒂也就慢慢消散了。
他對外祖家尚肯如此用心,那必然會對彤娘好的。
次日,既是七夕又是孟允棠的十九歲生辰,有外祖家的人湊趣,自是好生熱鬧了一番。
按規矩大婚前男女雙方不能見面,所以賀礪沒來,但他送了禮物來。
兩名體型如小山般的壯漢滿頭大汗地將一只裹紅綢嵌銅釘的檀木箱子抬到前院。
周氏聽聞了,吩咐兩個家丁去把箱子抬到內堂來給大家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