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以前,這會院子里早就熙熙攘攘熱鬧無比,今天早上跟昨天晚上一樣,有人是有人,但沒人說什么話,都是各自忙碌著。
因為宋靜姝跟沈氏在,大家眼神都沒怎么對在一起。
沈氏這會一說話,就顯得特別的醒目,眾人雖然沒有看向宋靜姝與沈氏,但眼角的余光卻是留意著的,男人們為了避嫌,匆匆忙忙收拾完自己就都離開了水臺,只剩些大院的婦人們還在水臺邊忙碌。
有洗菜的,也有洗漱的。
婦人們聽到沈氏的話,在內心深處都贊同。
以前大院沒住這么多人時,各家還能在自家窗戶邊開一小塊地種上點蔬菜自家吃,自從解放后,京城就涌入了不少人。
這么多人,國家一安排,好端端的大院就都成了大雜院。
人多,哪里還能留出地種蔥蒜,能在院子里修個小雜物間就不錯了。
宋靜姝在后世是見過京城復原后的四合院,漂亮程度至今記憶猶新,把后世的四合院跟現在的大雜院對比,她只能在心中嘆氣。
沒辦法,京城定為國都后,不僅駐扎了很多軍隊,各類行政機構也運作起來,這些工作人員不可能都是京城的,工作人員加家屬一入京,京城的房子就不夠住了。
她們家能在四合院里擁有住房就不錯了,要想種地,這年代只有農村才行。
可這年代的農村生活比城市更苦。
“媽,我今天看商場有沒有廢棄的裝貨竹筐,竹筐不算小,要是有,我帶幾個回家,放窗戶下加點土,能種蔥蒜。”宋靜姝盡量滿足沈氏的需求。
沈氏原本只是洗菜時感嘆一下,聽宋靜姝這么一說,心動了,“不算占用公家物品吧”
回國后,她懂了很多政策。
“不會,都是商場里卸貨后剩下的,有些破損,但裝土還是沒問題,誰用得上就拿幾個,其他人都拿了,我還沒拿過,我今天上班請示請示。”宋靜姝擰干毛巾把臉上的水珠擦干,然后跟沈氏一起洗菜。
一把小白菜,不多,她一幫忙,兩分鐘就全部洗完。
收拾完的謝家婆媳各自端著自己的盆回家,留下好幾雙羨慕的眼睛。
城市里吃啥都要花錢,她們也想在自家窗戶下種點蔥蒜、小白菜,可惜沒這便利的條件。
畢竟誰也舍不得去供銷社花錢買竹筐。
“唉”也不知道是誰幽幽地嘆息一聲。
這道嘆息如同水珠入油鍋,激起無數油花。
在水臺邊洗涮的幾人對視一眼,都從彼此的眼里看到后悔,要是昨天宋靜姝沒有大鬧,她們說不定還能厚著臉皮跟宋靜姝討要幾個竹筐。
是的,她們就是這么厚臉皮。
只要背后說宋靜姝閑話的事沒被人當場抓包,她們就敢在有利益時跟宋靜姝討要。
這一年來,大院里的這些婦人一邊在背地里編排宋靜姝,一邊又厚顏無恥從宋靜姝手里討要便宜。
比如買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