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老了,覺少,雞一叫就醒了,起來不干活坐著也難受,干脆就來了廚房忙活,反正都是要忙活的事,早點做完也早點休息。”
“對,就是這么個理,這也是村長選我們做大鍋飯的原因。”
“就是,醒來在家待著多沒意思,來食堂還能找到聊天的人,心情更好。”
各位長輩看出宋靜姝來晚有點不好意思,紛紛從各個角度變著法安撫,這樣一來,宋靜姝也就沒那么不好意思了。
擼起衣袖,加入了干活的行列。
她不是矯情的人,能干的活都干,手腳又麻利,看得大家更喜歡。
大伯娘樂得眼睛都瞇在了一起。
她不用干活,但她喜歡食堂里的氛圍,聽著眾人東家長西家短的聊家常,她可愛聽了。
謝家村跟其他地方不一樣,這里的人不怎么說人閑話,主要是家風問題,所以整個謝家村非常團結,也沒有背后亂編排人的現象。
這是領導者領導得好。
“靜姝,昨天的飯菜還滿意不”大伯娘搬了個小凳子坐在宋靜姝身邊,一邊看宋靜姝揉面團,一邊樂呵呵問了一句。
“滿意,超級滿意。”
宋靜姝笑著對大伯娘比了個大拇指。
昨天那頓飯,別看饅頭顏色不怎么樣,菜卻是沒有什么問題,肉菜也有些,是按照謝家村的水平做的,招待葉康時與蒙泰元帥并不失禮。
“那可是好東西,口感差是差點,東西確實是好的。”大伯娘還有點遺憾。
“真不能種植嗎”
宋靜姝昨天吃飯時聽到謝云崢的解釋,也有點遺憾。
大伯娘搖頭,“要是能種植,我們早就種植了。”
宋靜姝沒見過植物的樣子,從大伯娘口中聽到植物的名字腦海里也跳不出畫面,忍不住問了一句,“能讓我看看植物的樣子嗎”
“這東西不經放,摘回家就得清洗晾干,然后磨成粉,不然就壞了,每年只有秋天才有,這會還真找不到給你看,不過可以給你看看磨好的粉末。”
大伯娘見宋靜姝是真好奇,干脆拉著人去倉庫看。
倉庫就在廚房后面,里面儲存著整個村的口糧。
謝家村有三百多人,一眼看去,存儲的糧食還有點壯觀。
“你別看著多,其實每天消耗的糧食也多,要不精打細算,都吃不到新糧食下來,除了保證所有人每天的口糧,還要未雨綢繆,防止意外。”
大伯娘看著滿倉的糧食感嘆。
然后帶著宋靜姝去看昨天加入饅頭里的粉末。
宋靜姝聽大伯娘這么一說,在佩服大伯娘有遠見的同時,心情也有點沉重。
作為后世來的人,她知道今年與明年同樣是無情的災年,才剛剛經歷一年災難的國民還有兩年難熬的日子要經歷。
“靜姝,來,就是這東西,你看看。”
大伯娘不知道宋靜姝腦海里想什么,打開一口大缸,讓宋靜姝看缸里的東西。
江浙地區雨水多,倉庫里存儲糧食不僅要防潮防火,還得用大缸裝,這樣糧食才不容易受潮發霉,這也是祖輩幾千年來的智慧。
“這么白”宋靜姝看到大缸里的粉末震驚了。
她難以想象加了這東西能做出昨天那種黑黢黢到讓人一點食欲都沒有的饅頭。
“對,就是這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