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已經不知道該怎么評價老三家那幾個不頂事的兒子了。
“其實若蘭姐留在村里也不會多吃虧,有村長在,只要單獨分了房子,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三叔家那幾個也伸不了那么長的手。”
宋靜姝對于村長管理謝家村的能力是信任的。
“我猜若蘭跟我們去京城的可能性更大。”沈氏對謝若蘭的脾氣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去京城的生活也沒那么好過,我們只能幫一時,幫不了一世,還是得靠若蘭姐自己立起來。”宋靜姝知道寡婦帶娃的辛苦。
“若蘭看著柔弱,其實性格很堅強,你們放心,她要是真的選擇跟我們走,就一定能支撐起一個家。”沈氏自己也是中年喪夫走過來的,知道孩子在女人心目中的地位。
為母則剛,從古至今都如此。
“嗯,現在就看若蘭姐的選擇。”宋靜姝對謝若蘭還算是認可。
幾人一會就走到了村尾,看著還沒出門去吃飯的謝若蘭,宋靜姝把手里的暖水壺遞了過去。
謝若蘭是不想收的,宋靜姝直接說,“暫時借給你,美美還小,喝點溫熱水對身體好。”
聽了這話,謝若蘭只猶豫了幾秒,就接了過去。
“若蘭姐,走,去吃飯,大廚房那邊都敲鐘了,再不去一會就不剩什么東西。”宋靜姝笑著挽起謝若蘭的胳膊把人往門外帶。
“靜姝,我”
謝若蘭有點局促,也有點抗拒。
“若蘭姐,我知道你是什么想法,但你真想多了,姐夫下完葬就算是真正除服,沒有誰會覺得你們不吉利,多年來,哪家沒死過人,真要有人敢拿不吉利說事,你看會遭多少人噴。”
宋靜姝有點氣憤。
她猜一定是三叔那幾個兒媳背著人在謝若蘭面前陰陽怪氣了,這才讓謝若蘭沒有跟著三叔一家搬走,就連吃飯都要避開那一家。
正是猜到這種可能,她才來接謝若蘭一家去大廚房吃飯的。
“靜姝。”謝若蘭因為宋靜姝的話內心的委屈終于有了發泄的地方。
昨天晚上,她原本也收拾好了東西打算跟著父母一起搬走。
畢竟當年她也在自家生活了多年,那里是她的家,有她的房間,結果就在她在屋里收拾東西時,窗外傳來三個弟媳陰陽怪氣的指桑罵槐。
都是聰明人,誰還聽不出三個弟媳話里話外什么倒霉,什么運氣,什么家業的話。
這是點醒她是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
謝若蘭原本心氣就高,被三個弟媳隔著門窗一頓暗示,她立刻就決定不再靠娘家,然后就有了第二天宋靜姝他們在謝三嬸家沒見到謝若蘭一家人身影的事。
“若蘭,你這孩子,有什么難處就跟我們說,我可是你大伯娘,你老子、娘都得聽我的。”沈氏見謝若蘭流淚,心疼起來。
既埋怨老三兩口子,也對老三家的三個侄兒不滿。
作為長輩,不管老三家的兒媳怎么樣,她是不會說的,有氣就往侄兒身上發,是三個侄兒沒本事才讓親姐姐受委屈。
說起來,若蘭不管是出嫁前還是出嫁后對娘家的弟弟都很愛護,關照,但有一天她遭了難,居然沒有人為她出頭。
真是
沈氏都不知道該怎么罵老三家那幾個侄兒了。
“大伯娘。”
謝若蘭一直憋著的一口氣被沈氏一句話破功了,抱著沈氏,她流了好一會的淚,要不是兩個孩子著急扒拉著她的腿,她可能會放聲大哭起來。
“若蘭姐,以前你跟姐夫都住在娘家,所有的收入也都是入了公賬的,這次你不跟三叔他們搬回去,這家就得分,不管分家后你留在村里還是跟我們走,賬都得算清楚,該你們的,就要分給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