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我先拿回家放好,一會就回來。”謝紅英視線一直留意著周邊的動靜,沒有見到丈夫的身影,但她還是決定趕緊把像章拿回去放好。
最好一點痕跡都不露那種。
“快回去放好,可別掉了。”謝若蘭催促謝紅英回家。
“嗯,那我回去了。”謝紅英挺直了腰板趕緊回家。
看著謝紅英遠去的背影,大家坐下來再次清理起韭菜,話題也集中在謝紅英的身上。
“我看大家以后還是別議論看到紅英家有主席像章的事,這明顯就是紅英為了不丟面子拿給我們看的,我們要是議論,會讓更多的人知道,消息要是傳到潘強的耳朵里,對紅英不好。”
有人小聲說了一句。
“我也是這么認為的,不管紅英與潘強的關系如何,既然潘強那么寶貝主席像章,肯定就是很在意,我們不要讓紅英為難。”
“我支持。”
“我也支持。”
大家紛紛附和,等謝紅英回來,大家紛紛保證這事就在她們幾人的耳朵里,不會再往外傳。
謝紅英原本還很忐忑,聽到大家的話,放心了,臉上恢復了開朗與笑容。
宋靜姝一直留意著事態的發展,并沒有看出什么異常。
時間一晃又過去了一個多小時,大廚房里飄散出更濃郁的粽子清香,不過里面的霧氣也更濃,灶火從粽子下鍋后就沒停止過,鍋里的水也時刻加滿,保證所有粽子都被開水煮著。
甚至為了煮粽子,大廚房難得動用了煤塊。
煤是很金貴的燃料,一般農村真沒幾家用,在靠山吃山的地方,燒木柴才是常態。
但燒煤有燒煤的好處。
一塊拳頭大小的煤就能燃燒很久,不用一直蹲坐在廚房里添柴,持續的火力是煮粽子的關鍵,這也是大廚房為什么用煤的原因。
“云崢嬸嬸,你家的廚房再晾幾天就能上梁蓋瓦,要撒米馃子嗎”
婦人們坐在一起閑聊,話題會經常改變。
這不,聊著聊著,就說到了宋靜姝家廚房。
這幾天宋靜姝跟村里人接觸不少,大伯娘喜歡她,經常會跟她說些農村生活里的一些小常識,這會聽到大家問撒不撒米馃子,就明白怎么回事。
考慮一下,才說道“我家廚房雖然重建,但廚房不是正房,撒米馃子有點名不正言不順。”
“哎呀,我還以為能再次吃到米馃子。”
大家都知道謝云崢家底厚,一聽廚房上梁不撒米馃子,頓時有點遺憾。
吃一頓米馃子不容易,她們這人人都喜歡吃米馃子。
宋靜姝看著大家臉上的遺憾,也沒有答應撒米馃子,俗話說財不露白,他們家的家底早就因為蒙泰一行這次回村損失了百分之八十。
留下的百分之二十除了自家,還要照顧謝若蘭到了京城的安頓,實在是不能再奢侈。
大家見宋靜姝淡笑不語,就知道這頓米馃子真吃不上。
“大家別為難靜姝,靜姝他們這次回來給村里出了不少公賬,這段時間我們吃的肉、白面、大米,都是靜姝家出的,修廚房是小事,撒米馃子確實于理不合,村長跟大伯他們不會同意的。”
謝若蘭見宋靜姝沒有解釋,擔心有人認為宋靜姝小氣,趕緊幫忙解釋了一句。
“若蘭姐,我們是開玩笑的。”
謝若蘭幫忙解釋,大家反而不好意思了。
謝云崢這次回家給村里帶來多少好處大家都是知道的,特別是在大廚房里干活的村民,她們更是清楚大家占了謝云崢家多少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