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晗覺得這樣是最好的。
到時候只需要聘請專業的店長和人員即可。
她跟王蕓說了一下想法,對方也覺得可行。
于是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
葉晗將郵件一一進行回復,表示自己已經有了獨立開店的想法,感謝他們提出合作。
至于地點,也有現成的。
就在園內1號口入口不遠處,斜對著瀑布水池的地方有一個老舊的茶飲區,是之前的南山植物園遺留的。從開園后一直被當成游客臨時休息區,現在正好可以利用起來。
葉晗找人測量了一下面積,大約46平,屬于中型規模,比一般奶茶店的1015大了三倍有余。
除去奶茶店的料理臺、工作間等區域,右側還能擺放56套桌椅。
通常飲品都是外帶居多,這樣的面積足夠了。
這幾天,葉晗準備找人設計一下,聯系施工隊重新裝修,打造成具有花間集風格的樣式。
至于招人也要同步進行。
像店鋪的個體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等都要提前辦理,還有一些用來制作飲品的設備,比如奶茶操作臺、多功能萃茶機、制冰機、封口機等一整套設備都要備齊。
葉晗讓王蕓把需求崗位掛在了招聘網站。
預計先招一名經驗豐富的店長,再由他進行店員的招聘、培訓等,能省下不少精力。
這樣規劃下來,前期的準備就差不多了。
葉晗關掉郵箱,開始思考任務的另一個部分。
對展覽溫室進行填充,使得植物種類不低于200種、總量不低于2000株,特色景區不低于5處。
她盤點了一下目前已經打造的部分。
蕨類植物和藤本植物大約30種,數量600余株,其中90都是蕨類植物。
蕨類植物非常適合在假山、流水旁進行種植,外加曇花墻下面的圍欄部分,故而引進數量較多。
除了造景方面,還有景觀區內的130多盆曇花,150余株睡蓮,5株中非彗星蘭和6株蝴蝶蘭,這些全部加起來有900余株植物。
數量上完成了45,但種類方面還差得遠。
打造的特色景觀區嚴格來說是25個。
睡蓮區和曇花區已全部建成,蘭花區布景完成,但種類和數量太少,需要填充。
所以接下來的任務是引進不少于160種、1100棵植物,引進不同品種的蘭花,并額外打造兩個特色景觀區。
這樣分析下來,任務就清晰了很多。
打造兩個特色景區,葉晗想,熱帶植物區可以算一個。
下周去的時候就把傅云澤辦公室中的旅人蕉、天堂鳥等植物移栽過來,再咨詢一下引進的渠道,方便引進更多的熱帶植物。
至于另外一個特色景區,她暫時沒有什么頭緒。
只是構成的種類必須要多一些,不然引進160種植物種類的任務無法完成。
想到這里,葉晗又覺得有些頭疼。
其他植物園的展覽溫室光移栽植物就要半年以上,可見這件事情本就復雜。
而且如國家植物園等大型植物園皆擁有自己的研究中心、引種馴化中心,植物種類豐富多樣,自然有多種植物能夠選擇。
相對而言,她的資源就少了很多,任務時間也縮短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