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集,論米蘭達豬籠草是否為國內比例最大的歡迎探討。
樓主我覺得是。植株44公分,最大豬籠29公分,有沒有哪個大佬放出數據來比一比,我翻了資料,目前是最大的。
花間集以一己之力讓原本冷寂的圈子熱了起來,原本長期潛水的大佬頻頻現身回復;有些覺得無趣退圈的人也在看到花間集的視頻后回歸圈層,重燃對食蟲植物的熱情。
論壇中熱帖不斷,回復數量、簽到人數創下歷史新高,比巔峰時期還要活躍。
連國家級研究專家葉華西都出來回復了一個問題,他名字后面認證的一串榮譽直接讓大家驚呆。
臥槽,這才是真正的大佬。
花間集居然連這位都炸出來了
葉華西,首都大學教授,博士導師,國家植物園主任,任iu物種保存委員會專家、華國植物學會分會理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秘書長,發表過多篇國際學術論文,獎項無數。
誰也沒想到他會出現,而他解答的問題正是食蟲植物如何保持原始習性,可見花間集的做法令他頗為滿意。
不少游客在看過這些可愛又兇殘的食蟲植物后也喜歡上了它們,紛紛加入這個圈子,食蟲植物愛好者的群體在不斷擴大,短短兩周便增加了三千多人。
花間集的名字在圈子中越來越響,如今在食蟲植物圈可以沒聽過y省植物園,也可以不了解b市的食蟲植物展覽會,但絕對不能沒聽說過花間集。
在這些愛好者眼中,花間集宛如圣地。
孫宏輝又接連看過了貍藻和其它捕蟲植物,可謂大開眼界。
貍藻種類很多,有陸生也有水生,他看到的是長在濕地苔蘚中的貍藻,成片成片的種植,已經開了花,像是直立的一串串風鈴,花瓣呈兔子的形狀,淡紫色,十分好看。
顏值足以當做觀賞性花卉來欣賞。
這種叫做漂亮的種類叫做小藍兔貍藻。
其它的貍藻也都顏值很高,一片片的盛開,清新淡雅,仿佛與食蟲植物絲毫不沾邊。
但它們的捕食速度是最快的。
貍藻的最頂端有一個半透明的側扁小球,直徑只有02510毫米,生長在葉子頂部,好似小小的琉璃珠,格外喜人。
如果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未盛開的花苞,但它其實是
“我又看到了晶瑩的水珠呵呵。”
一起過來的女生正看著丁點大的球球冷笑。
這次她可不會被騙了。
越好看越是有鬼
可愛都是騙人的,是吸引昆蟲的把戲。
她才不會上當。
但是為什么、為什么怎么可愛啊
女生忍不住看了一眼,又看一眼。
亮晶晶的半透明小球球,單獨長在葉莖的最頂端,那么小的一顆,好想把它摘下來,嗚嗚。
然而,這顆扁扁的小球就是貍藻的捕蟲囊。
當水蚤、孑孓蚊子的幼蟲等微小的生物被蜜汁吸引來到囊口,感應毛一旦被碰觸,原本半癟的捕蟲囊會迅速鼓起,形成一股強大的吸力,同時膜瓣打開,將囊口的水流連同獵物一起吸入囊中,并迅速關上膜瓣將其吃掉。1
整個過程只需約百分之一秒,速度極快
又是一種新的捕蟲方式。
對于食物的選擇也十分合適,這么小的鋪蟲囊只能吃掉幼蟲類昆蟲,其它的吞不下。
女生看著單獨關于貍藻種類的介紹牌,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