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來到新開的茶室一樓。
這里的空間很大,比飲品店大了好幾倍,裝修雅致,且坐落于茶園之下,能聞到隨風飄散的淡淡茶香,風景優美。
買小吃的游客也有不少,只不過因為剛開業的原因,人流不算擁擠,姚冰兩人無需排隊便進入大廳,來到柜臺前點餐。
面積大了,柜臺也大,茶飲與小吃分開,各自收銀。
兩人準備先買根烤腸,然后再點一杯竹香烏龍,從剛才就對這一飲品念念不忘。
這邊的飲品不像門口那么多,只有主打的幾款。
但大部分人都喜歡這幾款,所以掃碼點單的人很多。
譚雙雙動作迅速地點了兩杯中杯的竹香烏龍,一看前面排隊的有8位13杯,看來至少要等10分鐘以上。
于是在等待的當口,兩人瀏覽起旁邊的小吃來。
這里的小吃種類頗為豐富,窗口垂落的木牌上刻著小吃的名字有烤腸、玉米、小籠蒸包、水晶蝦餃、柳葉蒸餃、幾道江南特色湯面、并八種澆頭
看著品種很多,其實都是一些方便制作的小吃,如蒸制的點心類,做好后上鍋蒸即可;面是統一撈出來放入碗中,只是最后的澆頭不一樣。
方便快捷,且足夠滿足顧客的需求。
除此之外,還有一道特色小吃白灼春筍。
“白灼春筍。”姚冰看著牌子上紅色的字體、還專門在旁邊標了個大拇指,知道這是主推的小吃。
不過白灼是最簡單的烹飪方法,會有味道嗎
因竹筍的味道比較淡,一般與肉炒在一起,讓肉味浸入竹筍,如竹筍炒肉、紅油筍絲、油燜春筍這一類是最常見的。
吃起來口感是好,可是有些膩。
姚冰不太喜歡,連帶著對筍也不怎么感冒。
今年只有3月份剛上市的時候吃過一兩次,后來就沒吃過。
春筍一般34月份采挖上市,飲品店的茶點套餐中也有涼拌春筍這道菜,不過茶點套餐經常更換,而竹林的長勢太好,還有好多新鮮的春筍沒有吃完。
葉晗擔心錯過時節浪費,干脆拿來做主推小吃,在夏季來臨之前給游客嘗鮮。
員工們特別愛吃這道菜,偶爾內部開小灶的時候,都會上一大盤。
因為花間集的竹子不一般,長出的春筍很嫩、很鮮,和其他地方吃到的完全不同,不需要太多的佐料,僅食材原本的味道就能讓大家哄搶,沒幾分鐘便被瓜分得一干一凈。
譚雙雙也看到了不同于其他牌子的顏色,白灼春筍,20元。
春筍本來食材就貴,這個價格放在旅游區絕對是便宜的。
一般景區內的餐飲由于租金較高,比外面的要貴23成,隨便一碗面都要四十元。
所以不少游客、尤其是對價格比較敏感的游客,不會在景區用餐。
而花間集的定價屬于正常水平,一碗面20元左右,一根烤腸6元,和外面的物價保持在同一水平,對游客來說更加方便。
餓了之后也不用顧忌,直接在這里解決。
“我們點一份嘗嘗”譚雙雙道“主推的菜品,價格也不貴。”
姚冰“好啊。”
雖然她不喜歡吃筍,但兩個人點一盤也浪費不到哪里去,大不了最后剩幾片。
其他游客也都點了這個主推小吃,想嘗嘗看是什么味道。
于是兩人點了兩根烤腸,一份鮮肉小籠包,一盤白灼春筍,合計花了不到50元,性價比很高。
點完之后,她們看到后面幾桌游客都滿了,便找了個靠前的位置坐下。
由于離柜臺較近,她們很快聞到了制作中的一抹茶香。
是竹香烏龍的味道
由于點單的人多,員工在不停地沖泡,那種清澈的竹香與茶香混合的味道迅速蔓延出來,充斥在人們的鼻間。
姚冰想起包裝盒上專門印制的以珍貴的特級雨前烏龍茶為茶底,配合特殊的炒制等手法,還原一杯純正竹香
如今聞著這馥郁清雅的香氣,越發覺得是真的。
怪不得那么好喝,口感如此純正,原來是用料品質高。
其他奶茶店可喝不到這樣的品質與口感。
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