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主任對旁邊的觀察員道“這批鴻雁的族群不算小,注意觀察記錄數量。”
觀察員“是,主任。”
又是一批國家保護動物入駐。
在花間集建立鳥類觀測站刻不容緩。
曹主任不由得心生感嘆。
他在來之前,從未預料到會是如此景象。
根據葉園長的說明,眼前的湖心島面積才2000平左右,居然成了候鳥爭相來此的棲息地。
如果不是親眼看到,實在難以置信。
同樣引人深思。
候鳥為何跨越數千公里遷徙至南方
對于這個話題,科學界眾說紛紜。
不過在曹主任看來,寒冷不是主要原因。
像天鵝的體內有厚厚的脂肪,能抵抗30度的嚴寒,即使在北方也能自由活動。
最根本的原因是北方冬季湖面結冰,食物匱乏,難以生存。
一切都是為了生存。
他想到剛才落在竹筏上那只油光發亮的鸕鶿。
他研究野生鳥類數年,從未見過羽毛如此鮮亮的一只,個頭也大。
可想而知,過得多么滋潤。
等到了明年求偶期,絕對會力壓一眾雄性,成功博取雌性的關注。
對于鳥類來說,生存和繁衍恰恰是最重要的。
還有那些天鵝,無一不在證明這里的環境適合鳥類居住。
這次前來花間集調查很有意義。
不僅發現了多種野生保護鳥類,同時證明了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只要生態環境足夠優越,鳥類自然會在這里安家。
無須人類多加干預。
接下來的時間,眾人在蘆葦叢和水杉林之間,觀測到了不少鴨科鳥類如斑嘴鴨、綠翅鴨、羅紋鴨、赤膀鴨、綠頭鴨等。
數量不算多,大多幾只幾只的聚在一起,靈巧機敏,眨眼便不見蹤跡。
斑嘴鴨即大家常說的野鴨。
在人工湖和天鵝湖也能看到,不過野生斑嘴鴨一般離人較遠,大多在蘆葦叢中穿梭,即使被發現也會很快游走,游客只能看到湖面蕩開的一圈漣漪。
它屬于候鳥,但有幾只已經在花間集安家,預計明年會有可愛的鴨寶寶誕生。
除此之外,葉晗還在元主任的指導下,觀測到了四只珍貴的白秋沙鴨。
它們和羅紋鴨群體剛好在同一片平行的區域,被七八只羅紋鴨擋住,在相鄰的兩排水杉樹下游動,不仔細看完全看不清。
好在有望遠鏡。
葉晗調整了數次才觀察到。
她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可愛的鴨類,長得太有特點了。
雄鳥的配色是黑白兩色,頭部為白色,然而眼周卻是黑色,好似帶了黑色的眼罩。
它的顏色和大熊貓的配色一樣,特別可愛,所以大家也叫它熊貓鴨。
白秋沙鴨看起來非常干凈,體色純白,只在背部和腹部有數條斑紋,像是穿著黑色的背帶褲,拉風十足。
前胸鼓鼓的,和頭部形成縮起的s型,體態優美,優雅漂亮。
葉晗觀測的時候,它游著游著就會潛入水下覓食,然后叼著一條小魚或水草出來。
性格十分活潑。
當它們在水面浮動時,倒映著林中的碧水清波,仿佛穿梭在森林中的小精靈,生動而唯美。
葉晗不由得感嘆,顏值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