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冰先看到的是兩只雌性紅腹錦雞。
體型不大,顏色為棕黃色帶著斑點,看起來有點其貌不揚,卻比普通的雞要好看很多。
它們尾巴翹起,頭隨著走動一點一點,正在啄食灌木的嫩葉和草籽。
緊接著,她在灌木叢的邊緣中看到了雄雞長長的尾巴,由一簇較粗的布滿桔黃色花紋的尾羽組成,粗壯有力。
姚冰瞬間想到了齊天大圣頭上的兩根須須,學名為雉雞翎,和那個有點像,但更粗。
它們自紅腹錦雞的尾巴根部扎成一簇,向后伸展開來,翹在空中,根根分明而富有彈性,隨著走動在空中搖擺,盡顯飄逸之姿。
不知道具體長什么樣。
她只看到樹叢中透出的隱約紅色,看不到全部。
但這更激起了姚冰的探究欲,連手都扶在了圍欄之上,伸著脖子往那邊瞧。
“你看這邊,巖石上。”譚雙雙示意好友看向巖石。
只見一只雄性紅腹錦雞正站在巖石的高處低頭喝水,順便啄食一點浮游生物補鈣。
似乎察覺到了有人在看它,于是昂起頭,胸前高挺,正對著兩人的方向。
“哇,好漂亮啊。”姚冰情不自禁地驚嘆。
眼前的生物比圖片或視頻要鮮活太多,無法比擬的效果。
頭頂一撮耀眼的金毛,在陽光下金光閃閃,向后梳成貼合的大背頭,后頸帶著棕黑相間條紋的披肩,威風凜凜。
最引人矚目的當然是腹部和腰后的大紅色,宛如鳳凰浴火,配上長長的灰褐色尾羽,靈動異常,色彩妍麗,宛如剛從梧桐木上飛落的鳳凰。
而在它轉身的時候,背部的藍綠、金黃、深紅等色彩交織,艷麗到無以復加,在陽光的照耀下璀璨奪目,令人驚艷。
天哪,這就是鳳凰的原型吧
這是很多人內心的想法。
姚冰看著它站在灰褐色的巖石上,身后是濃密的灌木叢和高大的針葉樹,在一片翠綠和深色中,明亮的色彩奪人眼球,仿佛墜落人間的鳳凰。
太美了。
紅腹錦雞似乎感應到了同伴的叫聲,突然展翅飛了起來,灰褐色帶著黑色絨羽的翅膀向內扇動,數根長長的尾羽垂落,長短不一,在眾人的驚嘆聲中飛到了樹上。
有游客用相機拍下了這一幕。
在那一刻他忽然明白了古畫的意境,于曠野中舞動的凰鳥便是如此吧。
值得將它畫下來,用筆墨渲染、用畫筆勾勒,融入自己充沛的感情。
都說古畫是寫意,怎知不是寫實
只是現代人很少能見到這樣的景色罷了。
在工業化盛行的當代,連藍天都不一定能看到,如何感受古人踏遍河山、吟詩作畫的心境
而現在,他覺得自己感受到了。
他用相機不停地拍攝著眼前的畫面。
這便是古畫中所描繪的景色。
悠閑、自在、輕松寫意,伴隨著潺潺的溪流聲,曠野山林有鳳凰出沒。
每一幀都是絕美。
其他游客亦然,都在用手機拍照,將這難得一見的場景保存下來。
有些人不是沒有在動物園見過紅腹錦雞,然而感受完全不同。
之前見到的時候,最多感嘆一次顏色漂亮,圍著多看幾眼;如今卻是無法形容的驚艷與入迷。
眾人一直在灌木叢中找尋它們的身影,每看到一只都覺得激動不已,雄鳥起飛時會發出陣陣驚呼,拍照聲不斷。
花間集飼養的紅腹錦雞的鮮活與靈動,是其他地方見不到的。
游客看到的不僅是它們本身的美貌,還有在野外的生活習慣、與自然景色的融合,新鮮感十足。
這就是野外觀鳥的樂趣。
沉浸式的體驗。
姚冰兩人找到了好幾只雄性紅腹錦雞。
有的飛上了樹,有的在草地外圍走動,有的穿梭在灌木叢中
只要看到樹叢在晃動或是捕捉到長長的尾巴,就知道對方在那兒。
尋找的整個過程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