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博主的這發安利。y省太遠了,決定去花間集看看。”
“去過展館的告訴你,非常棒,該有的都有,去了絕對不會后悔。”
“兩個都去過。說實話,我覺得花間集體驗更好,專門搭建了棧道。即使在真正的熱帶雨林,也不會深入內部去欣賞的。”
“沒錯。棧道真的絕了能看到好多下層看不到的風景。圖片圖片”
“啊啊啊啊,想去想去。”
宛如拉開了話題的序幕,相關詞條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曾經發布過的博主再次得到關注,在各大平臺鋪天蓋地宣傳起來。
剛好禽鳥館的話題已到巔峰,再難有新的突破,于是敏銳的博主們迅速將視線轉移到花間集新開的展館上,一時間熱度空前。
熱帶雨林館可討論的景點實在太多了。
高大的熱帶植物,藤本植物,榕樹島、熱帶雨林獨有的大板根、絞殺、空中花園等奇景,標志性的望天樹,半空的棧道等等。
隨便拿出一個都能制造一堆話題。
比如占地700平的高山榕,相關的話題便層出不窮。
地方公眾號、媒體得到古樹救治的消息后,紛紛報道其救治過程,市電視臺也做了相關采訪。
如同當初的蟠桃樹一般,被本地市民廣泛關注。
網絡上的熱議更多。
花間集熱帶雨林館獨木成林的奇景。
花間集熱帶雨林館震驚這棵榕樹居然被雷劈過
花間集熱帶雨林館棧道上的近距離接觸,好多氣生根
花間集熱帶雨林館占地700平的高山榕究竟有多大進來看看就知道了。
花間集熱帶雨林館帶你感受榕樹的可怕之處,雨林中的絞殺。
花間集熱帶雨林館科普榕樹為什么能長這么大
花間集熱帶雨林館盤點國內植物之最。
葉晗收到柳藝發送的熱度和數據時,并不覺得意外。
熱帶雨林館是她打造所有景觀區中,植物種類最多、構成最復雜、也是最耗時的一處景點。
從下、中、高層植物的規劃和布景,救助古榕樹,批量移栽熱帶植物;到去y省引入蘭科植物和標志性樹種,采集相關的植物樣本;再到研究所盡心培育,定植到展館內適應環境等,整個過程歷時4個多月。
耗費無數心力,終于建成了這個足以媲美原生態環境的熱帶雨林館。
國內的獨一份。
葉晗翻閱著社交平臺的宣傳,詞條非常多,然而當前的探索度還不夠。
作為植物種類最多的展館,里面其實隱藏著非常多的珍貴植物。
比如溪流旁長勢茂盛的金毛狗蕨,小水池里的水蕨群,古老的松葉蕨,貼生于樹干上的鹿角蕨;瀑布外圍分布的桫欏、白桫欏等,暫未得到任何宣傳。
后者雖然是蕨類植物,卻和樹一樣高,為億萬年前的活化石,值得被大眾所認識。
除此之外,附生于樹干高處的積水鳳梨,與熱帶植物栽種在一起的帝王鳳梨,色彩繽紛的彩葉鳳梨等鳳梨科植物,也幾乎無人提及。
還有地生和附生的稀有蘭科植物,種類繁多,可眼下未到花期,并未得到多少關注。
不過葉晗能夠理解。
游客來到熱帶雨林館,第一眼肯定會被逼真的場景和突出的景點所吸引。
展館內可關注的景點太多太多,令人目不暇接,自然不會關注這些小細節。
但她依然希望游客能認識它們。
葉晗來到熱帶雨林館,查看植物們的狀態。
首先是大榕樹。
高山榕“謝謝女娃娃,我恢復得差不多了。”
葉晗笑著道“那就好。”
高山榕“這里的環境真不錯。對了,我還看到了一個小輩。”
葉晗“您指的是細葉榕”
正絞殺四數木的那棵榕樹,目前兩者不分勝負。
高山榕“是它。”
高山榕動了動枝條,如涌動的森林嘩嘩作響“你幫我告訴它,絞殺的速度太慢。
得努力多長幾個氣生根,就能從地下吸收那個對,營養液。氣生根越多,不就能獲得更多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