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們則在老師和志愿者的安排下,一個班級一隊,圍成一圈聽著講解,神色興奮。
不僅是學生,很多家長也是第一次參加這種活動,同樣帶著幾分新奇。
莊琴等十幾名研究助理充當科普人員,為眾人講述植物在生態系統的地位、以及開荒造林的重要性。
大家聽得十分認真。
等到園藝工人講解完栽種要點,高約3米的優質樹苗分發至一個個家庭手中,比普通樹苗要粗壯許多。
家長們拿著鐵鍬挖2030公分的樹坑,將樹苗栽種下去,一人扶著樹苗,另一人培土,一層又一層,然后共同壓實。
小朋友們則提著裝有植物營養液的小桶、吧嗒吧嗒地過來,給小樹苗澆水。
“媽媽、媽媽,你看,小樹喝水好快”
名叫周放的小男孩蹲在樹苗旁邊,看著剛澆入便被吸收干凈的水分,睜大眼睛驚呼出聲。
“小樹是不是太渴了”周放眼中充滿憐惜,猛地站起身“等我再拿點水過來。”
“跑慢點”周媽媽想要囑咐,卻發現對方已經跑遠了。
周放和其他孩子提著小桶歡快地跑去接水,給栽種好的一棵又一棵小樹苗依次澆水,甚至覺得父母的速度太慢。
一個多小時后,家長們累得氣喘吁吁,孩子們卻精神亢奮。
他們拿著小一號的植樹工具繼續挖著,互相炫耀自己栽種了幾棵小樹。
每栽種好一棵樹,會有關于樹苗的證書送至孩子們手中,下方印著編號,與樹苗的銘牌一致。
證書不大,不少人中手中已經積攢了厚厚一沓。
這是他們親手栽種的證明,帶來一種難以言喻的成就感。
周放拿著手中的證書,一個接一個的看著,愛不釋手“爸爸,這個字念什么”
“櫸ju樹。”
“哦哦。”他在心里默念了幾遍,又拿出另一張,“那這個呢”
“香樟zhang樹。”
香樟樹香樟樹香樟樹周放嘴里念念有詞。
看著證書上印著的照片,再看看小樹苗,走過去摸摸“要快點長大呀。”
雖然小樹看起來比他高多了,但他知道他們是一樣的。
他和小樹會一起長大。
一上午的時間過去,成果喜人。
346人的參與人數,栽種了1200余棵樹苗,平均每個家庭植樹812棵,無一人懈怠。
市領導帶領的團隊也栽種了80余棵樹苗,一些干部正坐在旁邊休息。
頒發證書的時候,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真心實意的笑容。
媒體適時拍下這一畫面。
取得大量的素材后,領導團隊看著大變模樣的荒山,不禁感慨萬千,對花間集大肆夸贊一番才離開。
記者菊月和一些媒體,則留下采訪其他學生。
菊月“您對本次活動的感受是什么”
家長a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累并快樂著。說實話,上班后一直坐在辦公室,已經很久沒有參加過類似的活動。
這次和兒子一起參與植樹,成就感滿滿,酣暢淋漓。”
家長a“證書設計得超級棒,回家以后我們要把它裱起來,作為紀念。”
孩子插話“爸爸,咱們明天還來嗎”
家長a摸了摸孩子的頭發“來明天帶你媽媽一起。”
菊月正好看到周放一行,走上前去“您對這次植樹活動的評價如何”
周媽媽“非常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