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全部開花后,營養物質會大量流失,那時候就晚了。
在采收期,他和其他牧民分批巡邏,一看到樹下有裂縫或者冒頭就動工。
吳于盛環顧四周平坦的地面“其他小的等它們再長長,不著急。”
個頭小的賣不出價格,現在挖了也沒用。
葉晗垂眸思索,若是沒有肉蓯蓉的高價值,恐怕梭梭樹無法長到如今的模樣。
在此之前,當地牧民一直以放牧為生。
梭梭樹的嫩枝是駱駝的飼料,而過度放牧使得原本就脆弱的生態越發貧瘠,土地荒漠化的同時,日子也越過越窮。
后來國家禁止放牧,依然有人偷偷地進行。
而現在,他們成為護林員有一定的收入,收集種子售賣又有一部分收入;加上肉蓯蓉的產值,每年收益頗為可觀,平均單個家庭收入十幾萬元。
收益更好的產業完全代替了原本的畜牧業。
如今他們不僅不會放牧,還會主動保護草場,種植更多的梭梭樹用以增收。
歸根結底,在經濟落后的地區,只有當經濟利益與保護環境綁定的時候,才會有突出的效果。
讓一個除了放牧什么都不會的人禁止放牧,只為了保護環境,怎么可能
就像讓一個身患癌癥交不起手術費的家庭,主動為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捐款一樣,天方夜譚。
當人們自顧不暇的時候,保護環境不過是一句遙遠的口號。
戰亂地區的人永遠不會想到保護環境,快要餓死的人也不會。
縱然環境和經濟發展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但不可否認的是,經濟發展的確重要。
經濟不發達,人們便總想著砍樹賺錢,種再多的樹也沒用。
葉晗對此感觸頗深。
也無比慶幸國家給了當地居民一條更好的致富路。
幾代人的心血絕不會白費。
接下來的兩天,葉晗重點考察了植被和樹種的價格。
梭梭樹檸條價格非常便宜,幾萬十幾萬的大批量購買,單價在0105元。
即使大株的優質種苗,也不過071元左右,便宜得嚇人。
也能理解。
梭梭樹在本地的種植面積高達幾千萬畝,種子隨便收,自然讓價格降了下來。
而像胡楊、樟子松、云杉、油松等,大棵的樹苗大約在820元,比梭梭樹高十幾倍。
葉晗準備引入優質的樹苗,這樣才能更快地成長起來,達到防風固沙的效果。
得知又一位做公益綠化的大佬到來,林業草原局的馬主任熱情接待了葉晗。
并表示,如今牧民創收和一系列的種樹栽培取得了規模化的成效,又有國家扶持,完全不用擔心。
葉晗表示同意。
這是給當地人民創收的公益項目,即便為了自身利益,他們也會好好養護。
商議過后,葉晗劃定了第一批種植范圍。
梭梭面積3630畝,數量181500棵。
檸條面積1840畝,數量180400棵。
沙棘面積1020畝,數量132600棵。
沙柳面積774畝,數量92880棵。
胡楊面積637畝,數量15290棵。
云杉面積395畝,數量32340棵。
合計綠化面積8296畝,栽種數量635萬棵。
屆時將在相關界面開放對應數量,遠遠超出之前預估的30萬棵,一時半會兒兌換不完。
至于游客需求的其他樹種,將于下個月與螞蟻s林的其他林區合并。
等到春季之后,下一批栽種大約在秋季。
到時候會繼續栽種。
葉晗簽訂了捐贈合同,購買樹苗的費用不高,200萬元足矣。
馬主任許諾會組織當地群眾和工人盡快種樹,前期的水源灌溉、管道鋪設、樹苗養護也需要一筆資金,合計約28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