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晗看著系統統計的數據,露出了笑容。
5月份,杜鵑園的高山杜鵑盛開,成為牡丹園、紫藤花長廊花期結束后,花間集的又一大盛景。
杜鵑園自去年11月份便打造完成,大多數人游客路過的時候也能看到杜鵑園的牌子,曾經引發過一陣討論。
然而,高山杜鵑對于大眾來說并不熟悉,加上杜鵑花要等到半年后才會開放,久而久之就沒有什么人關注了。
5月上旬,隨著花苞的孕育,花間集公眾號提前發布通知
高山杜鵑花期將至,歡迎大家前來欣賞花中西施的美。
并做了一期關于高山杜鵑的科普。
以花間集如今800多萬的粉絲量和活躍度,立即引發了一系列的討論。
“第一次聽說高山杜鵑,看圖片好美。”
“我也是第一次聽說,好像平時去公園、植物園、森林公園都沒有這個品種。”
“杜鵑花就是映山紅,小時候在山里看到過,漫山遍野的紅色。”
“想起杜鵑啼血,一直默認杜鵑花是紅色,原來有那么多花色和品種。”
“確實而且每種都好美,想知道開花的時候真的有那么好看嗎”
“去年在g省的百里杜鵑景區拍到的,分享一下。照片照片”
“哇,好壯觀,漫山遍野的杜鵑花。”
“我在e國留學的時候,每個花園都有高山杜鵑,還以為是當地的特有品種,沒想到發源地是我國。”
“19世紀植物獵人帶過去的吧,e國的老傳統了,連偷帶拿白眼jg”
“不得不說,歐洲國家的氣候適合高山杜鵑生長,培育了大量園藝品種,反而是國內見得不多。”
“不好養啊。根系淺,喜冷涼,耐寒不耐熱,怕干又怕濕。我媽老養花人了,結果還是沒養活,死了兩棵。”
“g省太遠了,希望花間集能讓我一睹高山杜鵑的美。”
“看描述,下周就到花期了吧非常期待”
以花間集當前的熱度,每篇公眾號的閱讀量均為10,但超出多少只有后臺能看到。
5月1日,王蓮餐廳開放的通知和配圖,閱讀量超過180。
官博的討論更加熱切,短短幾天點贊量超過百萬,評論7萬多條,還不算各種轉發、營銷號的分流、媒體的參與等等。
這些全都是實打實的數據,無摻假,可以說完全抵得上當紅明星的熱度。
而高山杜鵑的關注度,顯而易見的冷淡。
后臺的閱讀量維持在20萬左右,一天過去還不到25萬,與之前相差7倍有余。
幾乎是近兩個月的最低點。
畢竟像千人植樹活動、與螞蟻s林的合作,牡丹園、熱帶雨林空中花園、蘭花秘境,孔雀開屏以及新開放的王蓮餐廳和森林景區,各個都是爆點。
網上熱搜不斷,公眾號的閱讀量從未少于50萬。
并且有花間集與螞蟻s林的合作以及王蓮餐廳兩個超級爆點的加持,相關詞條的閱讀量和搜索量均破億,熱度爆表。
在這樣的情況下,杜鵑園的關注度著實不高。
如果沒有龐大的粉絲基數,估計數據更差。
柳藝前來匯報的時候,內心忐忑不已。
不過葉晗對這種情況早有預估。
她之前在社交平臺搜過相關詞條,最高點贊數不過兩萬,專門的介紹更是寥寥無幾。
足見大眾對于高山杜鵑的認知度,想必沒多少人關注。
但葉晗覺得,這種情況是因為大家很少見到花中西施,一旦見過之后,會有很多人喜歡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