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花枝是連理枝。
比如銀簪上鑲嵌著兩顆紅豆。
再比如一對蝶形銀簪,取比翼雙飛之意。
溫鈺沒選這些。
他選了一支寓意平安如意的銀簪銀簪貼著手心,精致的蝴蝶形簪子再一次在他腦海里劃過
令他心口有點發哽。
最后一名是賈公子。
賈公子身形較為豐潤,是氣喘吁吁被兩個同窗一塊兒扶進來的。
兩個同窗進來便一屁股坐在條凳上,倒了一杯茶咕嘟咕嘟喝下去,連形象都沒顧上。
旁邊學子關心道
“你們這是”
兩個同窗張口欲言,被賈公子伸手捂住他們的嘴“沒事,沒事。”
兩位同窗怒目而視“唔唔唔”
其中必有蹊蹺。
大家最后弄到了事情的緣由嗯,其實也不是個大事兒,就是賈公子吃的有些多,導致腹瀉腿軟。
最后能趕上最后時辰,全靠兩位同窗當人肉苦力。
大家“”
大家想了想賈公子的噸位,又看了眼兩位同窗,心想兩人真是受累了。
一個學子突然想到什么,小聲道“賈兄現在還腿軟嗎”
學子們
文昌星君在上,回官學這么長的路,接下來不會是他們受累吧
一位學子目光轉向兩位同窗,真誠夸贊道“未曾想兩位仁兄如此具有仁愛之心。”
另一些心靈神會
“此乃兄弟情誼呀”
“是極是極,兩位兄臺和賈兄的深情厚意令人敬佩。”
總之,你們兄弟感情那么深厚,總不會忍心把自己的好兄弟拋給其他人照顧吧不會吧,你們不會是這樣無情無義的人吧
兩位同窗“”
這個場面聽著有點兒熟悉,像極了他們兩個架著賈公子去看紅榜的場景。
夫子們聽著他們你來我往,沒有參與進去,教諭看了眼坐在一旁出神的溫鈺,滿意點頭。
當然說笑歸說笑,同窗們最后給賈公子租了輛牛車。不是他們沒同窗情誼,不愿意撐著,實在大家都是文弱書生,談不上手無縛雞之力,力氣也著實一般。
晚間門。
教諭和自己夫人談起溫鈺,說有意讓自己女兒下嫁給他。
教諭夫人知道溫鈺是誰。
上次馬車事件,溫鈺算是救了女兒一次,教諭夫人此生僅得一兒一女,把兒女看的跟眼珠子一樣,所以對溫鈺好感很高。
但這并不代表她同意把溫鈺當女婿。
馬車事件后,他們自然也查過溫鈺,教諭夫人知道溫鈺家說得上一貧如洗。
京城中很多人把女兒下嫁給新科進士,一層層考上去,家底也會越來越厚,進士的家底必然比秀才好。
即使這樣,很多下嫁秀才的閨女也需要用嫁妝補貼家用,何況她女兒只是嫁給一個秀才。
最重要的是,不同階層的家庭必然見識不同,生活習慣不同,遇事觀點不同。
不是她看不起農人,但貧家子弟的父母多粗俗,沒有多少見識,女兒的行事和這種家庭必然有摩擦,他們會磨合的很痛苦。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
農人皆節省,女兒卻習慣了錦衣玉食,婆婆若認為女兒太過奢侈,女兒改還是不改
且溫鈺只是一個秀才。
他有舉人之才,終歸還是沒考上舉人,更別說進士,誰知道中間門會有多少意外
教諭夫人這樣說,也把教諭的沖動壓了下去“夫人說的對。”
是他想少了。
教諭夫人“你沒把你的心思告訴我們巧英吧”
教諭“當然沒有。”
貿貿然和女兒說起,萬一這事兒不成,卻反而把女兒的心思勾了起來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