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十三阿哥所知,幼蓁的阿瑪佟佳法海,康熙三十三年的進士,原授南書房行走,現在內閣任侍講學士。雖然只是從四品的官兒,也算天子近臣,更有傳言說,皇上如今是讓他熬資歷,等年紀到了,就外放出去做一方大員。
像法海這樣的,不過是佟佳一氏龐大勢力中的一環,更別提佟國綱、佟國維這兩座大山,還有佟家諸多門人學生,一旦拉攏過去,其影響不可估量。
十三阿哥可以想見,待明年小格格參加大選,會是怎樣一個腥風血雨的場面。
不過無論旁人再如何爭,只要不把他和四哥卷進去,十三阿哥就不怕。
他只想當個安安穩穩的光頭阿哥啊
御駕在蘇州停留了兩日,之后便隨運河北上,四日后抵達江寧府。
皇上在此處派遣馬齊前去祭拜明陵,停駐兩日。
幼蓁自上船后就一直跟隨皇貴妃居住,養了幾日后,她腳踝處的傷勢終于痊愈。皇貴妃不強迫她在船上穿花盆底,因而幼蓁又換上自己習慣的平底鞋。
除了剛上船的那一天,幼蓁再沒看到過四爺。
她原先提心吊膽地過了兩天,擔心表哥會來查她的功課。但后來發現四爺根本忙得不見人影,便立刻恢復往日玩樂常態。
這一日,幼蓁覺得無趣,就讓念夏去打聽這船上有什么好玩的。
念夏領回來兩個貌美如花的江南歌女。
“格格,奴才去問過了,這后面的小船上啊,有許多當地官員送上來的歌女舞姬。貴人們若喜歡,便可點她們去船上唱一曲。格格不是一直想聽小曲兒嗎奴才特地把人給您帶來,今兒讓格格聽個痛快。”念夏興高采烈道。
幼蓁一聽這話,立即笑完了眼,開口夸贊她“做得好,還是念夏最懂我心意了”
幼蓁在蘇州生活十年,早就聽聞江南歌女音喉動人清耳悅心。但佟大夫人從不允許她出府聽曲兒,甚至不答應將人請到府里來。
因此幼蓁對這種小曲兒充滿了好奇心。
她抬眸細細打量眼前兩位歌女,她們穿著漢女裝束,貌美清秀,更為突出的是身上那種楚楚可憐的氣質。
幼蓁喜歡看美人兒,能讓她心情更加愉悅。
“念夏,給她們賜座。”
兩位歌女相視一眼,忐忑坐下。她們二人今日出來,原以為是被哪位爺看中,沒料想到了這船上,接見她們的居然是一位還未出閣的格格。
兩位歌女向來自己的容貌為傲,可到了這位小格格面前,卻連自慚形穢的資格都沒有。
“格格,您要聽什么曲子”其中一位歌女問道。
幼蓁哪里說得上來,就道“挑你們拿手的來吧。”
歌女們往日里準備的曲子,或多或少帶些纏綿意味,今日對著幼蓁,卻是不好唱出口,最后選定了一首家喻戶曉的白蛇傳。
聽曲子,是一件極其享受的事情。幼蓁為了不辜負此情此景,特地讓侍女們給她準備一方軟榻,幼蓁就側躺于上,用手撐著額頭,閉眼欣賞這軟軟綿綿的吳儂軟語。
四爺負手進來時,瞧見的就是幼蓁這副憊懶到極致的閑散模樣。
小姑娘斜斜倚靠在軟榻上,毫無端正姿態可言。她一手撐額,袖口半落,露出皓白柔嫩的手腕,杏眸半闔十分沉醉,嘴里還跟著曲調細細地哼。
跪坐在旁的念夏則負責拿著小銀叉,將將剝了皮切成小塊的枇杷送到幼蓁嘴里。
這般情形,讓四爺瞬間黑了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