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之后,幼蓁將潛邸中的眾人接進宮中,各人的位分和宮殿如何安排,皇上全然交于幼蓁處理。
后院的人個巴掌就能數過來,且都資歷不淺,膝下也有子嗣。幼蓁并未苛待她們,讓內務府擬出封號,各自安排好去處。
李側福晉封齊妃,居鐘粹宮;宋氏封懋嬪,居翊坤宮;鈕祜祿氏和耿氏分別封熹妃和裕妃,居延禧宮和承乾宮。
阿哥們住進阿哥所,歲歲和還未出嫁的二格格,都隨自己額娘住下。
潛邸的老人進宮,還只是第一步,先帝的妃子眾多,除去有生養子嗣的,還有許多正當青春年少的常在答應。幼蓁盤點時也不得不為她們感到唏噓,正值大好年華,卻只能蹉跎在這深宮里。
皇貴妃和德妃同住壽康宮,一位是母后皇太后,一位是圣母皇太后,誰也不愿住進孝莊皇太后的慈寧宮去,只能分居東西兩殿。
先帝和新帝的后妃都安排妥當,就要為先帝出殯了。按欽天監選出的吉日,皇上帶領皇子和后宮嬪妃在乾清宮內舉哀、行禮,之后便是起靈。東華門外送葬的隊伍浩浩蕩蕩,皇室宗親及文武百官跟于送駕車后,道路兩旁是誦經超度的道士喇嘛,一路佛音禪聲相伴,將其送到景山的殯宮。
直到如此,大行皇帝的葬禮才算告一段落,之后每逢清明忌辰都要祭奠,選好吉日后,方可告祭天地祖宗,將大行皇帝的梓宮送去帝陵進行安葬。
這番流程走下來,再好的人也要被折騰得脫去一層皮,更何況皇上還有忙不完的朝政,看不完的折子,短短個月,幼蓁就眼瞧著四爺越來越瘦削,每日只能睡兩三個時辰。
她按理該住進景仁宮,但四爺沒讓她往東西六宮去,而是直接將人留在養心殿。
幼蓁時常都能聽見前殿議事時的爭論聲,更加體會到四爺的忙碌,她只能在飲食上多費費心,每日安排好四爺的膳食,給他養養身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臨出孝期時,四爺臉上總算長了些肉,眉宇間積威愈重。
這一日寅初,外頭的天還是一片黑蒙蒙,四爺已經起身了。
蘇培盛帶著人,靜悄悄地伺候四爺梳洗更衣,四爺闔眸養神,整個寢殿幾乎聽不到半點聲響。
察覺到身前多了一絲幽淡的暖香,四爺適時睜開眼睛,看見幼蓁半垂著眸正抬手給他系衣扣。
“怎么起得這樣早再睡會兒去。”
“不睡了,”幼蓁搖頭,垂到腰間的青絲搖晃,“今日要去壽康宮請安呢。”
幼蓁從旁邊托盤拿過朝珠,四爺稍稍俯首,方便幼蓁給他戴上。
之后就是朝冠和腰間的香囊玉佩,雖然幼蓁鮮少替四爺更衣,但這順序是記得清二楚的。
“好了。”看著眼前人襲威嚴十足的明黃色龍袍,幼蓁眼中染上笑意,拍了拍四爺的心口,“去用膳吧。”
四爺握住她的手“等你起。”
外間已經上好早膳,幼蓁簡單梳洗過,青絲挽成松散的髻,披了件外裳,就跟著四爺一同走出去。
桌上的膳食很簡單,兩盅蓮子百合羹、品八糟醬鴨、一品冬瓜酢、并糖糕栗糕花餅若干。
正式的早膳得等到辰時末,這時候御膳房送來的膳食只是給皇上上朝前墊墊肚子,今日是出孝的大日子,宮中膳食也多了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