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性格友善、喜好廣交朋友,連顧鐸那么冷的人,他都能一直跟他做同桌的許蔚明,就連續三屆蟬聯校草,還一度被評為全校風云人物。
當然許學長的外形條件的確十分能打,這是真的。
但連許學長自己都承認,人緣好、一呼百應,才是他能夠成功蟬聯三屆校草的主要原因。
而一直冷漠又低調的顧鐸學長,之所以能在高二下學期的時候一鳴驚人,還要歸咎于幾件事情。
第一件事,就是學校突然為他開了表彰大會,說他在一個什么國際的機器人設計項目上拿到了青年組的金獎。
注意是青年組,不是少年組。
這使得他們一中的地位一下子被拔高了一大截兒,再也不是那個被社會指摘只會讓學生迎合高考、努力出成績的學校了,他們學校也是能出應用生、能拿國際獎項的學府了
這件事情在整個上半年的熱度都很高。
高到好多同學都知道,原來顧鐸學長一直都在假裝平庸。
就連他們的班主任,也是這么長時間以來,第一次發現真相
原本以為明明又帥又酷、卻安分守己,每天都杵在角落里刻苦努力的顧鐸,是為了維持住他班級十五名左右的成績。
不想顧鐸同學在上學期間,其實壓根兒就沒怎么學習過課內知識
他的時間和精力,幾乎都用在了老師們也根本無法看懂的算法上。
為此,顧鐸的班主任都深深地震驚了。
那一次老師辦公室里,校長,教導主任連同班主任一起把顧鐸同學請了去,據說當時班主任手里還握著學校剛剛接到的、國內某大學給顧鐸發來的天才班入學邀請函。
班主任詫異詢問顧鐸同學“你平時不怎么學習,是怎么保持在第十五名,這么穩定的名次上的”
顧鐸同學“之前學過。”
老師“什么時候學過”
顧鐸同學認真地回想和回答“小學的時候。”
“”
“每次考試前,我也會學習一兩天。”
不會刻意撒謊,顧鐸同學又嚴謹地補充考試前的學習,主要是看大部隊學到了哪里,校對現在的知識點考點,以
及觀察其他同學的水平。
對他來說考試不是難事。拿個全校第一也不是難事。
能穩定在班級的第十五名左右,算是唯一算有難度的事。
教導主任“既然這么難,為什么要會裝不會你明明能輕松拿全校第一吧”
對于這點,依舊不會故意撒謊的顧鐸同學回答“因為想要安靜地學習一些自己不會的知識。”
一旦發現他有全校第一的潛質,老師們就會對他予以厚望,會期望他去挑戰更高的分數,這個過程中,就會對他產生障礙和束縛。
畢竟分數早就不是他追求的東西了。
如果不是不想老師找家長,他可能會直接交空白卷。
或許是很小的時候,上學的機會很珍貴的意識已經被深深植入進他的腦海。
所以出于一種擰巴的心態,喜歡自學的顧鐸,卻也很喜歡上學。
但上學的麻煩就在于,不能交空卷,也不能答得太好。
因為在初中已經經歷過類似的困擾和束縛,所以顧鐸同學從上高中時起,就學會了掩藏鋒芒。
幸虧一中的眾位老師只看成績排名,不會過分干涉學生私底下如何學習的教育風格。
而根據顧鐸的調查,將成績保持在十五名左右是最好、最適合的。
聽說這些理由后,原本還挺高興自己班里出了個大天才的班主任,忽然又覺得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