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件事,她除了跟齊錦澤說過外,就連李家表哥都不知道。偏偏諸葛神侯知曉此事,足以說明他對江湖上的事情,不說無所不知,最起碼也是了如指掌。
諸葛神侯點到為止,見好就收。
隱晦的表達自己的意思后,他招呼眾人一一落座,自己也走到主座上坐下。
他直截了當的說道“鳳陽王小公子被殺一事,我和皇上皆已知曉。”
聽到“鳳陽王”這三個字,林詩音就按捺不住,再一次闡述了當時的情況和自己的猜測。
她悲憤交加的說道“倘若鳳陽王始終認為錦澤是殺人兇手也就罷了,可他分明是包藏禍心,他明知錦澤不是真兇,卻仍要錦澤為那小公子償命。”
她起身來到諸葛神侯面前,雙腿一彎就要下跪。
可下一秒,她就察覺到一股力量牢牢的穩住她的身形,令她動彈不得。她當即明白過來,不再掙扎,順著這股力量挺直了身板。
然后,她說出之前未來得及說出的話“還請皇上和神侯明察。”
諸葛神侯笑了起來,他問道“林姑娘可知老夫為何耳通目達,又為何無論軍隊將官還是武林中人都不敢打我這神侯府的主意嗎”
這個問題換成沐清瑤鐵定不知,但對于林詩音
以前,她即便不感興趣,因著李家表哥,她也會努力了解,只求與他有共同語言。后來,認識王前輩和齊錦澤后,她更是知曉了不少有關朝廷和江湖的事情。
諸葛神侯曾是先皇身邊的第一護衛,大內高手,紫禁城總教頭,統領十八萬御林軍,并穩坐“六扇門”第一把交椅。
他數次救過先皇,奈何先皇昏庸,忌憚諸葛神侯的權勢,將神侯府和六扇門分而劃之。
此后,六扇門是六扇門,神侯府是神侯府。
兩個機構都負責處理江湖上的事情,也都直接對皇帝負責,只聽命于皇帝。
六扇門和神侯府工作一樣,領導一樣,卻又自成一派,明眼人一看便知這是皇帝行的平衡之道,讓兩個機構相互制衡。
不過好在,無論是諸葛神侯還是六扇門的總管都是心胸寬廣、目標一致之人,因而這么多年來,兩個機構之間相安無事,有時私下里還會消息資源共享。
當然,最后一點就不是外人所能知曉的了。
因此,即便林詩音只聽過明面上的消息,依舊能夠回答諸葛神侯的問題。
她將自己知曉的總結后說出,諸葛神侯滿意的點點頭。
沒錯,神侯府的工作就是管理江湖事務,且直系領導是皇帝。那么,他必然不能等皇帝問起某件事時,他一問三不知。
諸葛神侯說道“對江湖,皇上有神侯府和六扇門;對文武百官,皇上有戍龍衛。即便鳳陽王搶先一步,向皇上宗親痛訴自己的兒子死的冤屈。然而,他忘了,皇上并非是偏聽偏信之人。”
“再者”
諸葛神侯頓了頓,目光在花滿樓和沐清瑤的身上轉了一圈后,說道“戍龍衛已然查清鳳陽王父子的累累罪行,只是,當務之急要先查清那小公子的死因。”
其實,皇上早就知道鳳陽王寵妾滅妻的事情。只是,這種行為屬于道德層面,其嫡妻嫡子雖然日子不好過,也沒死沒傷,鳳陽王沒有觸犯法律,就不好定罪。
皇帝一直按兵不動,一是老鳳陽王才死不久,若當即對鳳陽王府動手,不免被人腹誹皇家卸磨殺驢;二來,鳳陽王的罪行真不大,最多也是寵妾滅妻,包庇庶子。就算從那庶子身上入手,也最多定他個教子不嚴。
皇帝原打算,等到鳳陽王請封世子時,看鳳陽王如何選擇,再見機行事。沒想到,這個被皇上選定的“棋子”竟然莫名其妙死了。
這下可是打亂了皇上的計劃。皇上盛怒之下,定然要先查是誰這么不長眼,敢跟他作對。
林詩音不關心鳳陽王父子的罪行,她只想盡快還齊錦澤的清白。
她滿懷希望的問道“那皇上決定讓誰來調查這件事”
諸葛神侯明白林詩音擔心什么,但他還是無奈的說道“齊世子和小公子皆為宗室,調查一事就被指派給了戍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