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雞肉,香得很。”
“怎么賣”
“這個貴點,九毛一斤,你要是有布票,我就算你三毛一斤。”
那人皺眉猶豫了一下。
“布票沒有,糕點票行嗎”
江來一聽點點頭。
“行。”
在這里江來把帶的東西全賣完了,最后剩下一點腌好的雜魚,直接和一旁賣麻花的換了整整一大袋子的麻花。
自打江來到了這個世界,基本上就沒吃到過什么正經零食,平時除了那些甜的發膩的糖就是謝建自己去山里采的野果子。
所以這一大袋子的麻花倒是解了江來的饞了,回去路上嘴里就一直沒停下來過,順道還用換來的糕點券買了一份扎扎實實的棗泥糕,江來嘗了一口,酸甜軟糯的棗泥配上酥軟的外皮特別好吃。
可能是因為太久沒吃過好東西了,以前這些江來看都不會多看一眼的東西現在她倒是吃的歡快。
記住網址
拖拉機上多了幾張生面孔,上車一人給三毛,開拖拉機的是個年輕小伙子每次看到江來都會熱情的和她打招呼,江來也都會點點頭。
這一次上了車,剛要去習慣坐得那個小板凳,然后就看到板凳上已經坐了個白凈漂亮的小姑娘,小姑娘旁邊還站著個身穿暗青色棉質外套的男人,昂首擴胸的樣子身姿挺拔,站在那如同一棵青松般惹人注目。
江來的目光掃過女孩腳上的那雙白皮鞋,緊跟著又看了看男人腳上的灰色膠皮休閑鞋,都不是便宜貨。
除了這兩人之外還有兩個生面孔,一個是帶著黑色帽的中年男人,眉頭一直皺著看起來應該是個領導。
男人身旁還跟著個年輕人,白白凈凈的,自打上車以來就一直聽著領導的話,不停的點頭記錄著。
這輛拖拉機是進村的,村里正在秋收所有路上鋪的都是剛打下來的麥子,除了拖拉機和牛車其他車根本進不去,所以從鎮上來來往往的人們坐得都是這一輛拖拉機。
江來站在中年男人旁邊,懷里抱著自己的麻花,聽著男人不停的念叨。
“現在你讓我去哪里找會英語的人早不說晚不說非得現在說高考剛恢復就非要找什么外國專家過來,現在能怎么辦上哪里挖會英語的人”
一旁的年輕人默默低頭不敢搭腔。
“就你還是個高中生呢連一句英語都說不出來”
“我上學的時候也沒人教這些東西。”
“到時候你去學校考察,找找看有沒有會點英語的,明天專家就過來了到時候不管怎么樣你變都得給我變一個出來”
年輕男人苦著臉默默點點頭。
這讓他上哪找去
“同志,你們找會英語的干嘛啊”
一道清亮的聲音突然在旁邊響起,年輕男人看了看領導,緊跟著低聲道。
“我們這邊有個華僑回國了,帶回了不少先進技術,但咱們這邊找不到會英語的所以沒法和這些華僑交流。”
說完年輕人又嘆了口氣搖搖頭。
和她說這些干啥,她都不一定知道華僑是什么東西。
江來一聽,跟著問。
“哦,你們就是需要一個翻譯唄。”
“對對對,你還知道翻譯”
“給你們當翻譯有好處嗎”
年輕人笑了笑。
“當然有,怎么你有認識的人會說英語”
“有啊。”
“真的”
年輕人激動的聲音都提高了不少,惹得車上不少人看過去,緊跟著他又連忙壓低嗓音道。
“你真的認識我們這邊可是要求英語要說的流利的,不是能冒出幾個單詞就可以的。”
“放心吧,英語說的和國語一樣好”
年輕人迫不及待的問。
“你帶我去看看,下了車你就帶我去看看怎么樣”
“你不看到了嗎就是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