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很不安。但是啊,莎莉,你不覺得這是個好機會”
滿是皺紋的雙手握緊了葉棠的手,這雙手如此粗糙、粗糙得幾乎都有些扎人。可這雙手也很溫暖,溫暖到甚至讓人都感覺有些燙的地步。
“沒有過去就意味著不必被過去拖累。把這當作全新的開始不好嗎莎莉你是這么好這么有能力的孩子,即便你沒了過去的記憶,也一定能好好地生活下去。”
說著說著,袁心怡的眼角就濕潤了。
葉棠利用向導的能力感應袁心怡的情緒,打算看看袁心怡是想起了什么才有如此復雜的情緒,結果袁心怡的情緒與她的記憶并不互相關聯,葉棠能夠感受到的僅僅是袁心怡那又心酸、又憐愛,又疼惜、又不忍,其中還夾雜了唏噓、感慨乃至慶幸等等復雜感滿滿的情緒。
那滋味,簡直像是一廚房的調味料全部打翻在了一起,什么酸的甜的咸的麻的全部裹攪其中。
葉棠想過袁心怡不希望她“恢復記憶”是因為袁心怡做了什么對不起陳莎莉的虧心事。可如今看來,事情并不是那樣。
袁心怡對陳莎莉的疼惜與憐愛,那是與母親對孩子的疼惜與憐愛一般無二的東西。
袁心怡之所以在產生這種種復雜晦澀的情緒時沒有浮現出任何的記憶,很可能是因為她一丁點兒都不愿意回想起相關的事情,她在抗拒回憶能夠勾起她這些情緒的過往。
這一趟,葉棠沒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卻也不算是白跑。
在那之后,葉棠抽空去了袁心怡口中的孤兒院。
袁心怡仍然不希望葉棠“恢復記憶”。知道她來孤兒院是為了刺激記憶,看能不能找回失去的記憶,情緒上有些猶豫。但她又沒法拒絕葉棠陳莎莉和葉棠打給袁心怡的款項都用在了孤兒院上頭,袁心怡沒道理阻止孤兒院的贊助人前來查看孤兒院的狀況。
再者,袁心怡也有小小的私心。
葉棠去孤兒院的那天,袁心怡做了老大一桌子菜,饞得孩子們圍在桌邊直流口水。
孩子們很懂規矩,即便饞得不行,都擱兒一旁嘬手指了,也沒人去偷桌上的菜吃。
葉棠本想讓孩子們一起來吃,哪知袁心怡瞪她一眼,還朝她撇撇嘴,示意她趕緊坐到桌前。
于是葉棠懂了,袁心怡這是在教孩子們規矩呢她今天的身份不是孤兒院og,而是孤兒院的贊助人。孩子們要學習的就是在贊助人的面前忍耐住自己的欲望,表現出良好的教養。
也只有這樣,在其他贊助人來的時候,孩子們才不至于做出一些會惹得贊助人不快的事情。贊助人也不會因為孩子們的沒禮貌、沒教養就覺得孤兒果然沒家教,贊助這種沒家教也教不好的小畜生沒意義了。
在孩子們眼巴巴的視線里上了桌,葉棠每種菜都嘗了一筷頭,湯也喝過一口,孩子們才露出松了一口氣的喜悅表情來。
葉棠笑著讓孩子們拿自己的碗過來一起吃飯,孩子們頓時發出一陣歡呼。袁心怡明明笑著還要嗔葉棠一眼,她的眼睛像是在對葉棠抱怨“你這么心軟會慣壞孩子們的”
葉棠習慣了給人當老母親,被人當成孩子的次數卻是掰著指頭都數得清。
時隔幾百年再度被人當孩子對待,這種感覺還真讓葉棠覺得有點新奇。
有一就有二,在那之后葉棠就時不時會去孤兒院拜訪。
袁心怡不好意思讓葉棠干活兒,每次葉棠一擼袖子她就要攔著葉棠不讓葉棠幫忙。但見葉棠態度堅決,她又怕自己始終拒絕葉棠讓葉棠傷了心,最后就變成每次葉棠幫完忙她都要拉著葉棠一起吃飯,末了還拿不銹鋼飯盒給葉棠打包最少三層的家常菜,讓葉棠拿回去慢慢吃。
就這樣,時間平穩地流逝,一下子九月就到了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