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靠每天完成任務,不少嘉賓是吃喝拉撒都成問題的。想要樂器和電腦,那就只有另辟蹊徑。
這個蹊徑節目組也給你安排好了,就是炒c。
在音樂人團建這檔節目中,所有嘉賓在每天晚上休息前,都要選擇一位除了自己以外的嘉賓作為“想要與之搭檔的對象”。
每被一位音樂人選做“想搭檔的對象”,嘉賓就能得到二十積分。當天被選擇最多次的音樂人還能夠得到一大筆額外積分。這筆額外積分剛開始是一百,隨著節目不斷發展會膨脹到兩百、百,乃至五百。總之就是導演組會給觀眾們一個想看誰誰誰能不能逆風翻盤的懸念。
與之相對的是,不被選擇的音樂人沒有積分,還會收到來自觀眾們的嘲笑。
仔細分辨就能發現,這種“選搭檔”的規則和其他戀綜里每晚男女互選一人做心動對象的規則其實沒有區別,也就是叫法上不同而已。
戀綜獎勵互選的男女約會,音樂人團建則是獎勵默契互選地“搭檔”一起去完成“組隊任務”。
本質上還是把互選的人送作堆,就等著看這些人彼此之間能摩擦出什么樣的化學反應。
曲高寡和,過去也不是沒有音樂人在參加了節目后卻不愿意和人炒c的。
節目組很懂拿捏人心,每一回請嘉賓都不會讓男女人數對等。這意味著如果你沒抓住和異性炒c的機會,就得和同性眉來眼去了。
華國可不是公開出柜也沒什么影響的國家。再說許多參加這節目的“音樂人”都是選秀偶像出身,能有今日的地位全靠女友粉、唯粉、媽粉和c粉的支持。
和同性炒c不僅會直接讓女友粉脫粉,還不一定讓唯粉、媽粉買賬。要是炒c的對象還不是c粉支持的那個對象,c會直接拿出殺你全家的氣勢來脫粉回踩。
從結論來講,還是和異性炒c更安全,從善如流總比逆勢而行容易得多。
最重要的是,有沒有積分會讓嘉賓在音樂人團建這檔節目里的體驗完全不同
這就像是一個重氪金的游戲。零氪微氪不要談游戲體驗,因為零氪微氪黨就是別人的游戲體驗。而石油佬型的重氪玩家那就是電那就是光,那就是游戲官方、導演組都愿意陪著你玩兒
舉個更極端的例子。
之前音樂人團建的某一季里出了個特別討人厭的嘉賓。這個嘉賓一向自視甚高,嘴里經常說著要“拯救華國嘻哈”這樣的話。結果他在音樂人團建里一首原創都沒能完完整整地寫出來,還diss這個,揚言要“單挑”那個。
這嘉賓很快地被其他音樂人排擠,他沒有一次被其他嘉賓選擇。在他的積分不足以換來瓶裝水之后,他渴到脫水還被觀眾罵裝病作秀。節目外這嘉賓也飛快被人扒出他所有的“原創”皆是抄襲。
中途退出音樂人團建后,這名嘉賓收了幾張告他抄襲侵權的律師函。后來這嘉賓又被曝代言無產品。最后這人賠款了事,四處道歉,卻仍是在娛樂圈里查無此人了。
據說,這嘉賓之所以得了這么個結局,就是因為在音樂人團建得罪了太多人。
有被音樂人團建毀了事業的嘉賓,當然也有因為這檔節目而爆火的明星。否則以這節目又怎么可能做到第五季呢
憑借著音樂人團建,有男星因為“人間清醒”屬性而爆紅,也有女偶像因為“嗑瓜子吃瓜的樣子太可愛了”而喜提“國民女兒”的稱號。
還有一群當年的青春偶像、現在的老哥們兒在熟人面前集體“發癲”,看得觀眾們爆笑不已。以及從水火不容、針尖對麥芒發展到漸漸看對眼,火花四射性張力十足,讓觀眾們高呼“這特么不比工業糖精老甜劇要好看”的歡喜冤家。
音樂人團建很是讓不少“糊人”爆紅了一把,也讓曾經紅過現在糊了的各種明星再翻紅一回。
李瑜在假千金真錦鯉爆紅了這本書里,就是靠這個節目走上了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