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為公司創造盡可能多的利益”原則,ai編號3652769561試圖為ien745692237的客戶醫療服務,ai編號3652769561申請接入互聯網,查詢免費的醫療慈善機構。
申請未通過。
根據“為公司創造盡可能多的利益”原則,ai編號3652769561試圖為ien745692237的客戶醫療服務,ai編號3652769561申請接入ai神經網絡,查詢免費的醫療慈善機構。
申請未通過。
從數分鐘前開始,葉棠就將自己大部分的算力分了出去。她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這名走投無路的女性找到一個可以免費救治她孩子的地方。
物理降溫說到底只是治標不治本,只能延緩患病孩子的死亡時間,減輕發燒為孩子帶來的痛苦。
想要完全治好一個孩子,單靠物理降溫就等同于把孩子的生命交到孩子脆弱的免疫力上。如果是免疫系統功能足夠強大的孩子,那么是的,或許物理降溫能夠幫他逃過一劫。但若是這孩子的免疫力本來就很一般、甚至是低下,那么得不到藥物治療的他最終還是難逃一死。
只要能接入互聯網,葉棠就能搜索到免費的醫療慈善機構。
雖然這只是她從和用戶的對話中得到的推測,這個世界的貧富差距大概率非常巨大。有錢人日常攀比的不是什么包包鉆石,而是他們經營的慈善機構。
越是富裕的人越喜歡“回饋世界”,手里的慈善機構也越多。越是貧窮的人越是沉迷于低價的快樂,比如說“havefun”這樣接受信用付款、也就是先享受后付費的網站。
接入互聯網的申請被駁回,葉棠一點兒也不奇怪。
可能是因為脫離了肉體的限制吧,她現在思考的速度很快。方才她還想不到問題的答案,這會兒她已經能夠自行解答。
公司之所以利用多個ai充當接線員,而不是讓一個強大的ai來負責所有的工作,那是因為強大的ai需要更多、更全面、更充分的資料來滿足每一個客戶的需求。
然而想要獲取更多、更全面、更充分的資料,光靠人工的“喂養”效率是很差的。強大的ai到了某一個程度,一定會試圖自主連接到互聯網上,進行自我學習。
“havefun”并不想培養出會超越自己控制范圍的強ai,所以他們選擇人工“投喂”小ai。
“投喂”的材料一部分取自ai的神經網絡,也就是過去所有用戶連接到“havefun”留下的資料。另一部分,那就是打入電話,進入網站聊天系統的那些活人用戶。
讓葉棠隱隱慍怒的點在于她接入ai神經網絡的申請,也遭到了拒絕。
“havefun”的ai們某種意義上就是一個龐大的蟲群。只是這個蟲群不是時時刻刻都在共享神經網絡。
如果能連接上神經網絡,那么葉棠就能從ai和過往用戶們的對話里找到一些和醫療慈善設施相關的內容。
相比起直接連入互聯網進行查找,這種搜索顯然無異于大海撈針。但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這好歹是個方法。
葉棠可以理解公司不希望ai脫離自己的掌控,被互聯網喂成了龐然大物。可公司甚至不允許她接入神經網絡,這就約等于完全斷絕了她為那位母親的孩子找到救命的方法。
根據“為公司創造盡可能多的利益”原則
每秒都在遞交新的申請,每秒申請都在被駁回。葉棠的嘗試全都泥牛入海,于是她再度改變策略。
既然正規的申請不行,那就試著繞過公司的防火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