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氣。
不生氣。
跟這種毛頭小子生氣劃不來。
呂不韋深吸一口氣,自動忽略王賁的挑釁。
王翦立刻出來打圓場,自己退后半步,邀請呂不韋站在自己原來的位置上。
呂不韋點點頭,在王翦的位置站定。
王賁嘖了一聲。
他這位好父親,委實會給人臺階下。
王上。
想看道非的我給親爹嬴政來續命嗎請記住的域名
王賁收回視線,當著眾人的面直接改了稱呼,“節哀順變。”
蒙恬跟著道,“王上節哀。”
其他公卿大夫們相繼反應過來。
想象中的宮變沒有出現,大公子政順利登基,他們這群老骨頭可以不用被折騰了。
“王上節哀。”
公卿大夫們的勸慰格外走心。
一場極有可能發生的內亂消弭于無形。
但內戰會消弭,外戰卻不會。
中原諸國畏懼秦的強盛,如今大秦王位更迭頻繁,朝野動蕩不安,正式他們趁虛而入的好時機。
當然,強盛如秦,哪怕虛也不會是真的虛,所以他們格外謹慎,幾國聯手,才敢在大秦邊境瘋狂試探,試探這位十三歲便登基的新王是否能坐得穩秦王的位置,更試探他是否有踏平天下的野心。
如果有,那就不要給他這個機會,把他的野心掐滅在萌芽之中。
一個半大孩子罷了,再怎樣野心勃勃,也掀不起多大的風浪。
諸王信心滿滿。
強敵壓境,咸陽宮吵成一團。
公卿大夫們吵了一日又一日,到最后也沒吵出個所以然,這種情況下公卿大夫們發揮本能,把問題重新拋給嬴政
“王上,您以為誰領兵最為合適”
“必然是王老將軍”
“蒙將軍”
“不,呂相國”
說著說著又有吵起來的趨勢,激烈的聲音幾乎能把房頂掀翻。
一片爭執不休中,少年帝王目光落在呂不韋身上。
官拜相國的男人似乎勝券在握,輕輕捋著胡須,面帶微笑看著尚顯稚嫩的帝王。
少年帝王鳳目輕瞇。
“孤以為,相國最為合適。”
少年緩緩出聲。
端坐在嬴政身側輔政的華陽太后眼皮輕輕一跳。
另一邊的趙姬心花怒放。
這才是她的孩子,知恩圖報,宅心仁厚,呂不韋對他們母子倆有再造之恩,合該有這樣的潑天富貴
公卿大夫們大跌眼鏡,“他”
“他商賈出身,如何能做得了統帥萬軍的大將軍”
哪怕呂不韋官拜相國,但在很多人眼里,他仍是個低賤的商賈,而不是能與他們平起平坐的公卿,甚至是在他們之上的相國。
“孤說他可以,他便可以。”
少年帝王聲音微沉。
正欲開口的華陽太后動作微微一頓。
恍惚間,她從這位少年身上看到她公公的模樣。
那是一位締造秦強而諸國弱格局的強勢秦王,秦昭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