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整理衣冠,只當沒看到同僚們的視線,對侄子荀攸提點道,“起來,一起去拜見陛下。”
當然是得跟著行動,不然被傳出去,豈不是同時在陛下和明公面前都落不到好嘛
何況荀彧本人是個十足的保漢黨,光明正大覲見劉協,也算是正中下懷吧。
和急得腳下都快踩出風火輪的曹操、怎么發消息也發不出去的隋末李世民等人不同,大部分皇帝此刻都氣定神閑,端坐主位。
秦始皇嬴政大秦可以布置這溫室嗎
漢武帝劉徹溫室是用什么東西建造的,方便說一下嘛
唐太宗李世民能出個溫室的實驗嗎
是的沒錯,大家都在拼手速,這聽上去便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怎么能落于人后
一定得讓天書看到自己的發言
其中甚至有人發了三次。
此人便是劉邦。
劉邦初建國,以黃老之術治國,主打的便是一個休養生息,早日把經歷戰亂的國家養起來,百姓們也能安居樂業,他的治下也會更穩定。
或許是出身的原因,從民眾中出來,也會更關注民眾。
雜交水稻他第一時間就做了,這溫室大棚也決不能落下。
漢高祖劉邦溫室大棚方便詳細講講嗎
漢高祖劉邦不知我大漢能不能用上此物。
漢高祖劉邦感覺十分有用,韓信語。
像是把一句話拆成了三句話來講,當然,事實也是如此。
這三句話分別是蕭何、張良和韓信的意見,四人組的小會,劉邦花三個貢獻值,就成功端平了一碗水,血賺。
個鬼。
如果給劉邦一個時光倒流的機會,他一定會選擇倒流回這次天書開始的時候。
大家一起處理公務的時候看天書,不如直接開朝會。
至少不會有這三人,特別是韓信,拿著自己編的祥瑞之兆就要造謠。
救命,誰會這么傻,在天書都說了吉兆大多是編的之后,還公布自己瞎編的吉兆啊。
這不是把百姓當傻子,這是把自己當傻子啊
“讓我看看,帶上我的名字了,不錯,天書看了這個應該會想起我,然后多提一嘴我的吧”韓信十分滿意,當場就把竹簡銷毀了。
他們自然不是故意亂花貢獻值,而是判斷出這天書講的東西,似乎除了大的方向之外,講到誰都有著隨心所欲的感覺。
但是問別的問題,比如酒,又會敗壞形象,劉邦誓死不從,不肯讓他大漢的臣民誤會他是一個嗜酒如命的人
張良做過調查,發現這天書像是在有意識地篩選人一樣,所有能看到的都是大漢的子民,外來民眾即使是近在眼前,也看不到天書。
當然,聽別人說是可以的。
多好的天書
要是能多講講我,那就更好了,劉邦是這么想的,韓信亦然。
大規模的彈幕,自然是被江思瑤注意到了。
溫室大棚啊,有很多種哦,什么朝代應該都可以。哈哈哈劉邦你要是被韓信脅迫了你就眨眨眼。居然是漢初的劉邦,和韓信關系還好捏咱就是說,別窩里斗,一起一致對外對抗匈奴啊問題不能全丟給后人嗎,咱劉豬豬不容易的。
秦末,胡亥未能解鎖天書,劉邦通過努力解鎖天書之后,聽到的就是明晃晃的漢高祖劉邦這幾個大字,又喜又驚。
喜的是自己真的是最后的贏家。
驚的是他才接到項羽的邀請,不日便前去赴宴。
這哪怕是在鴻門宴之后,點出我是漢高祖呢
劉邦生無可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