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啊,我們大漢才開始發展,讓它在休養生息幾年,百姓也得好好享受一下沒有戰亂的感覺了。”
韓信不聽,他一臉認真,“我們打的是鄰居,自家百姓該干嘛干嘛,不耽誤的。”
哈,要是帶的兵馬不是那些百姓的孩子,劉邦都要被這個邏輯繞了進去,可不嘛,打仗的地方又不是自己家。
一計不成,再換一計,“信啊,糧食雖然有了新種子,但是一年就種出這么多啊,國庫還填不滿,萬一有個什么大災大難的,我們大漢就直接搖搖欲墜啊。”
可惡,劉邦話說完就覺得自己不對勁了,跟張良、蕭何一起處理政務處理久了,怎么張口閉口都是國庫沒錢,民心不穩的事情。
工傷,這肯定是工傷,還好劉邦不知道這個詞,當然,知道也用不上。
“沒事,鄰居的國庫有東西,我們打進去,用人家的就行。”韓信眼睛都亮閃閃的,他實在是太無聊了,已經有人在他耳邊說,這天下打完了,沒事情做了,武將已經沒那么有用了。
韓信本來也是這么覺得的,他了解沛公,沛公是個注重情誼的人,也是個注重利益的人。要是一起從沛縣出來的,或許還會留得長一點,比如蕭何,應該比他安全。
但他韓信不是,之前是先在項梁、項羽那邊,給那項羽做執戟郎的,投奔劉邦之后,也有想另投的心思。而且功勞也大,沒有用處的時候,當那殺雞儆猴的雞,卻是正合適。
不過天書給介紹隔壁鄰居,屬實給韓信找了條門路。
開疆拓土,又有誰能拒絕的了
饒是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后,還打匈奴呢
多提一提匈奴,多提一提隔壁,給劉邦心里加深一點,還需要他韓信這把刀的意識,那一時半會就死不了。
韓信是這么想的。
也是個好辦法。
至少劉邦現在已經從,無時無刻不覺得自己屁股坐的不穩,會被手下人反掉,其中最可怕的便是韓信,手里有兵馬,反他就更容易了。
變成現在,考慮怎么時不時把韓信放出去和外面打打,消磨一下韓信的精力。
總之,確實沒那么想立刻弄死他了。
至于劉邦能不能做到男德的八榮八恥這件事,在場的四個人都清楚,不能。
而更清楚的,莫過于現在在后宮里的皇后呂雉。
呂雉聽那年輕的姑娘一本正經地說這男德,只覺得后世的小姑娘到底還是年輕。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這幾個字壓垮了呂雉,她是從來不想和劉邦在一起的。
劉邦比她大了足足十五歲,雖然掛了個泗水亭長的名頭,但是終日游手好閑,看著便不是什么能成大器的模樣,更別提還和寡婦有染,勾搭又不給人家名分。
可惜的是她爹呂公,舉家搬進沛縣,即使家族有錢,也放心不下,用她的親事作為在沛縣扎根的橋梁。
還編了個一眼就看出劉邦不俗的話,自己的父親自己知道,那算命的水平,差不多是小兒的瞎話的程度。
當然,這瞎話成真,也不耽誤呂雉依舊覺得劉邦不行。
不是個好皇帝,不是個好夫君,也不是個好父親。
呂雉已經不年輕不貌美了,如若不是她自己手段了得,只怕熬了多年,連這后位都要把持不住。
劉邦不敢跟她直說,但話里話外夸那劉如意的話,是覺得盈兒不好嗎
可惜的是,她不“大度”,更不“軟弱”,她這后位是和他劉邦一起拼搏來的,比那戚夫人可有手段的多。
“希望小姑娘有權力掌握自己的婚姻吧。”呂雉從不怕選錯人,只怕來不及換人,可惡的劉邦,竟然真的走了這般大運,要不然她可以更簡單地喪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