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被從小養成的嬌貴習慣,變成了有品位的象征。
而武將們看到的則是他的手,這小郎君天天喝酒,爛醉如泥地回家,走路都走不了直線,跌跌撞撞好幾回,但是手卻一直不抖。
不像那些文官,喝個兩杯手抖地連文書也寫不好,耽誤他們喝酒談下來的事情。
主要是第二天清醒了,那些文官會不認賬可把他們這些要錢打仗的武將們氣壞了。
這個小郎君要是能靠詩才走上仕途,應該也是個文官,還愛喝酒,會醉但是手很穩。
立刻馬上,去戶部走馬上任啊
對此李白有六個點要表示。
讓一個練劍的人手抖,是不是在質疑他手里的劍即使不是大家,就算年輕,但是他每天的基本功不是白練的,可以裝作醉酒丟了酒杯,都不能手抖
至于去戶部上任,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這輩子不會和計算和解的,這不是什么不懂數理,是浪漫主義的情懷
總而言之,李白的近一個月的裝相都是白裝了。
這一個月里他到處赴宴參加酒會,誰喊他都去,去了就哐哐哐喝酒,要作詩一首不作直接醉倒,也不是沒好處的。
好處就是認識了不少紈绔子弟,畢竟不是每一個會辦宴會的人都是正經刺探這位被天書點名的“詩人”的才華的,也有純純看上這個名氣很大的同齡人。
喊上門一看,嘿,跟我一樣,是個紈绔
只不過啊,無論是被文官贊美還是被武將青睞,亦或者得到了家世背景都很過硬的紈绔小伙伴的認可,都不能讓李白能迅速結束這段被迫旅游。
加上這天書的再度點名,這回家之路怕是遙遙無期了。
李隆基自然也是看到了,開元年間的他還沒淪落到之后昏聵的地步,畢竟新官上任也還有三把火,他自然也勤勤懇懇在為了大唐奉獻自己。
“那李白”
話才開了個頭,就有小太監急匆匆獻媚,“回圣人的話,已經在長安呆了一月有余了,倒也沒什么特異之處,不如”
“不如什么圣人面前也敢有獻媚別人的小心思”李隆基早在小太監開口的時候,就把目光看回了天書之上,高力士像是他肚子里的蛔蟲一樣,連忙讓那小太監閉嘴。
被拖出殿外的小太監嘴堵上了,嗚咽聲中依稀可以聽到“阿耶”這樣的話。
李隆基和高力士二人的面色都沒有任何改變,再開口也依舊平淡極了。
“將軍這兒,養得不行啊。”
李隆基親封的,高力士為右監門將軍,偶爾會喊喊。
高力士當即認錯,“才開始養,沒教好,這么容易被腐蝕心智,想來也是不用繼續教了。”
自然不用,畢竟直接死掉了。
剩下的對李白的話自然是由高力士補上,高力士不像那見錢眼開的小太監,收了別人的錢就會辦事,他拎得清的很。
這李白是有天書背書的,這是什么概念
只要天書一直認為李白是個人物,那即使用陰謀詭計,把人弄死了,在天書時不時提一嘴,每次提都是夸的渲染下,李白只會在圣人心里被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