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時的英國,天一直亮,日不落,地方很大啊,從歐、非、亞、美都有它的地盤。
江思瑤說一個,天書就展示一點。
蒸汽輪船在海面上行駛的速度,甚至有和普通船的對比。
大唐盛世之時,各國遣唐使萬國來朝的景象,百姓安居樂業的樣子,在戰場上英勇無匹的狀態。
英國擊敗西班牙、戰勝拿破侖,從地球的另一邊一點點擴大版圖,甚至登陸了華夏的樣子。
康熙越看臉色越差勁,他知道國外的思想比國內發展的快,但是他沒想過,英國會跨越千山萬水,到大清來占領地方。
為什么為了這個“日不落”嗎地方這么遠,能管的過來嗎
“陛下,這蒸汽機能有這種用處,我們大清也派人去學吧。”說話的是跟過來的戶部尚書張玉書。
戶部的人摳搜的很,禮部又一直是花錢充門面的大頭,學政官更是沒見過回頭錢,戶部可不得擔心這次又要花錢,張玉書才當上這尚書沒多久,花錢沒少花,也慌,趕緊過來看看。
張玉書,戶部尚書兼文華殿大學士,在清三殿三閣、沒有宰相的制度里,這文華殿大學士,有統領百官之責,實際意義上的宰相。
而他也不是什么靠名氣、靠家世背景上來的,是實打實的靠個人業績說話,有能力,所以更不會放過這蒸汽機。
別人成“全球霸主”,大清為什么不行不行也得行這筆錢,我們戶部出定了
張玉書的眼神堅定,一改最開始來的時候,小心謹慎就怕掏錢的狀態,已經在想,要不要豁出去這張老臉,籌集點善款,安排人去那“日不落”學蒸汽機了。
學習嘛,不丟人只要最后大清也能日不落,這都是錦上添花的好事
張玉書這難得的沖動,讓旁邊的人都看傻了,禮部尚書也在,是康熙帝的老師熊賜履,他為人比較剛直,捍衛程朱理學的正統地位,對諸子百家是不屑一顧的。
什么老子、莊子、墨子,都不如儒家思想來得經典,都比不上理學的意義深刻。
天書一直以來播放的,對熊賜履來說都是小道。
甚至他覺得,“天書”學習不好是正常的,因為學習考四書五經,走八股取士的路線,這么些天,就沒見“天書”正經看過一回書,寫過一篇文章,做過一首詩。
這要能考得好才奇怪,懂這些“奇技淫巧”都是旁門左道。
當然,能安民生的東西,他自然是一百個支持陛下推廣下去的,也就是他不能在天書上發言,不然高低得勸勸這小姑娘,就算是要教給大家這些讓人過的好的能力,也不能忘記學習,正經學兩天。
熊賜履也在努力認識能發言的醫師了,雖然陛下有下詔書,限制了大家在天書隨意發言。
特別是不能暴露大家是哪個朝代的誰誰誰,只能順著天書的話來講,我們是在臺上表演的戲子,自己扮演自己。
但是,這不耽誤熊賜履準備勸學“天書”,甚至準備了自己當年備考科舉的資料,特別厚,占了半面書柜,他的兒孫在書房看過之后,都是整理好放回原處,要留作傳家寶的。
當然,兒孫們的也都留在了書房,占據了另外半面書柜。
也就是他沒理解江思瑤的考試狀態,不知道這其實也是考試的內容。
不過確實,語數外占了江思瑤的大頭,她自然也是會學的,只不過不是現在。
現在讓她學英語,真的是學不了一點。
和大清有能力接觸到蒸汽機的狀態不一樣,很多不了解蒸汽機這個概念的,現在迫不及待等著天書展示蒸汽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