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們,當皇帝那是那個朱棣的事情,關我什么事哇大哥一日活著就是一日的太子,一日的皇帝,我是會挑戰大哥權威的那種人嗎
至于皇位上的如果不是大哥,我不信你們會不動手
朱棣罵罵咧咧,但是本著不知道事情的真相,生怕是平行世界的自己用什么骯臟手段讓大哥出了意外,充滿愧疚地多做了很多事。
可謂是正中朱元璋下懷了。
溺水問題,他把皇宮內的排水系統整個重做了,特地找的人才,在此之前,下暴雨,不少地方有被大雨淹沒風險的紫禁城,變得煥然一新。別說下暴雨,真就海水倒灌,那也沒轍,那種時候只能一起跑,能排的水,都不會變成地上的“河”。
而池塘也都變淺了,一開始的能泛舟的池塘,現在養個魚都怕魚進化出四條腿自己爬上來。
而感冒這些身體上可能會產生的問題,則是依靠天書解決的。
朱元璋不懂醫術,但是他知道天書上的發言機會,得本人在場,最后一步發送肯定是得本人親自確認的。
這就給了他一種分辨來人醫術的手段,也給了他一個為兒子收集醫師的可能性。
現在朱標身邊已經跟了三個頂著大明第一神醫稱號的人了,原本是四個,但是另一位年老體弱,生病之后,雖然沒死,但是稱號掉了,變成了妙手回春。
來自父親的愛實在是有些沉重的,如果不是時常有兄弟替自己開口要零花錢,還有父親、母親的私下接濟,朱標是沒辦法,人在東宮,還養得起被父親塞過來的人才的。
當然,這其中也有兄弟塞過來的,兄弟們年紀也長上來了,也有結親了的,對財政方面也開始關心了。
就會時不時給他塞點錢,朱標想塞回去都沒什么機會,只得經常宴請兄弟們吃飯。
畢竟,據他了解,自己這些兄弟也沒怎么在朝堂上領活干,能大手大腳,要么是弟妹們持家有方,要么可別是吃弟妹的軟飯再來轉頭養他,真就丟大臉。
老朱家的聲譽會一敗涂地的。
本來也沒有這玩意,朱標屬實擔心了不該擔心的東西。
不過,他制止自家老爹給天書推薦自己的學習經驗,倒是有理由的,不完全是怕丟臉。
“天書未必是不懂,從她的話語和學習的狀態看來,是不愁吃穿的。”
朱標用詞還是比較收斂的,以朱元璋閱人無數的目光看,這妥妥的是紈绔子弟。
只能說比起那些五毒俱全的紈绔子弟來說,天書比較乖,沒有學壞,只是家里有權有勢于是不上進,而且似乎也沒有人逼著她上進。
只讀點書算上進嗎
朱元璋覺得是不算的,他窮苦人出生,看多了那些有錢人家的孩子,被父母送進私塾,但是根本不學習,在學堂里整日玩鬧,偶爾看點雜書,和天書不說一模一樣,也是有些相似了。
如果不是朱元璋看人還是有些能力的,她都懷疑是天書身邊的人故意在把她往廢了養了。
捧殺也是一種手段。
“多學點總沒壞處的。”
朱元璋雖然這么說,但是作為一個限定版本慈父,也把自己剛剛打出來的長篇大論刪掉。
“只可惜,還以為通過幫助天書彌補短板,得到一個體貼地給大明查漏補缺的機會。”
比如那清朝的交通,核心的東西一眼就能看出來,必定是和“蒸汽機”相關的,要是明朝也有個這樣的輔助,怎么也多發展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