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男兒竟然深入西域,畫了他們的輿圖是我大秦的大好男兒”
李斯沒得到這手消息,他甚至有些驚訝,為什么扶蘇會知道連陛下都尚未清楚的事情,但是多年的養氣功夫,讓他并未將心里的震驚表現在臉上,反應極快地夸獎起了這批人。
嬴政對此也是持鼓勵態度,當然,大秦的軍隊還是有實力的,這種讓黔首陷入危險的事情,還是少一些為好。
“沒有出現傷亡吧這批人值得嘉獎,扶蘇你看著辦吧。”
這就是要把這些人交給扶蘇的意思。
李斯自認在揣摩陛下的心思上是有些功底的,但是實在是他們這位長公子不太遵循常理。
他們這位陛下對外強硬,對內也強硬,只一而再再而三的面對扶蘇長公子退讓,實在是過于包容的父愛了。
如果只是這樣,那李斯已經在示好扶蘇了,而不是仍舊不站隊,繼續觀望著。
實在是扶蘇總有些固執,先是在郡縣制和分封制上和陛下有分歧。
如果說這分歧是為了他自己的利益,那李斯倒也不用糾結了,這和他是一路人,心思好把握。
長公子是為了黔首們考慮,擔心天高皇帝遠的時候,派往地方的官員不用心,到時候這本身出發點是好的,最后造成了不好的結果就壞了。
諸如此類,總之有一萬條站在黔首角度,批判這個新制度的理由,直接跟陛下朝堂對峙了好幾個月,比最固執的言官還要堅持己見。
像這樣的事情,在長公子正式開始上朝,有參政議政的權利之后,便時常有發生,甚至逼得他們向來強硬的陛下都低了幾次頭,當然,長公子也為此付出了代價。
年紀輕輕就跟著蒙家體會了軍營生活,陛下心狠的時候,也是真的舍得鍛煉自己兒子,當然,也是應該的。
老秦人都是靠自己的雙手從戰場上打下來的爵位,扶蘇公子靠自己賺取軍功,授爵都名正言順了起來,是其他公子都沒能擁有的培養。
也不怪有野心勃勃之輩,比如趙高會心急。近些年來,趙高小動作極多。
雖然知道的人少,但是奈何這世上就沒有不透風的墻,除了陛下那里的消息李斯不敢打聽,其他人的,李斯都有了解的好奇心。
自然,比較受寵的胡亥小公子多了個老師,這老師還是一直跟在陛下左右的中車府令趙高的事情,就被李斯知道了。
這消息不算多重要,卻也不能忽視。
畢竟,趙高的身份、胡亥的身份都比較尷尬。
根據嫡長子繼承制也好,還是選任賢能,胡亥的勝算都不是很大,胡亥非嫡非賢,而扶蘇兩樣都占了,兩者都不像是能放在一起作為對比的。
至于趙高,這年頭對普通人來說,選老師和選老婆一樣重要,就拿李斯來說,他給兒女挑選的都是有德有才的大家,謹慎的很,因為師父選的好,是會帶來助力的。
就像長公子,嚴格意義上,并未有任何一位老師。
這不是陛下不想給長公子多選一份助力,按李斯的理解,陛下大抵是擔心過早安排,老師的想法會影響到長公子。
大秦還是需要一位有主見的君主的,而不是別人說什么信什么的傀儡。
過早的擁有師父,還并未公之于眾,不像是要正經培養的意思。